中國傳媒聯盟 訊(王茜 鐘雪 特約記者 趙銀熙)綿陽市平武縣在“省級食品安全示范縣”創建工作中,食藥工質和“法、檢、公、司”等單位各司其職,攜手聯動,以“法治大格局”構建為引領,有力有效推進創建工作深入扎實開展。 堅持法治引領,構建食品安全意識大格局 自2017年6月啟動“省級食品安全示范縣”爭創活動以來,平武全縣各級各相關單位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落實‘四個最嚴’要求,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積極探索“法治+安全+社會=創建”工作思路,充分依托“3.15”活動、廣播電視臺、法治平武微信公眾號、公路沿線法治宣傳牌、戶外LED廣告屏等公共宣傳平臺,圍繞《食品安全法》宣傳主題,搭載“食品安全五進”“安全生產月”等活動,在廣場、車站、學校、社區先后開展食品安全宣傳100余場次,發放相關宣傳資料14000余份冊,為群眾提供咨詢服務2000余人次。同時,借助《平武新聞》欄目曝光食品安全違法典型案例,強力提升公眾食品安全素養,在社會大格局中全面建立起“倡導綠色生活、改善人居環境”的綠色安全消費意識。 堅持執法促建,構建食品安全共治大格局 該縣在創建工作中,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思想為指引,堅持“零容忍”、“出快手”、“下重拳”,走“嚴格執法一次、打擊違法一批、震懾教育一片”的路子,對接“兩法銜接”機制,形成執法合力,強化打擊力度。針對假冒偽劣、消費欺詐、“地溝油”“注水肉”等熱點問題,面向餐飲企業、加工作坊、學校食堂等食品安全重要單位,先后出動執法人員1300余人次,開展執法檢查6800余次。累計查處食品案件35件,震懾了犯罪。同時,接到群眾舉報136件,受理食品消費安全投訴23件,在縣域全社會穩步構建起了“食品安全人人有責、食品安全人人參與”的社會共治大格局。 堅持依法監管,構建食品安全長效大格局 該縣以“示范縣”創建活動為契機,著力構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安全”可持續長效監管體系。深入落實生產企業、社會經營主體責任保險制度、信用管理制度,嚴守食品安全“生產關”;全面實施“黑名單”“紅名單”動態管理機制,進行“紅獎黑罰”,倒逼經營主體依法經營,嚴把食品安全“經營關”。對照綿陽市7大類150批次重點食品監督抽驗任務,檢測150批次,合格150批次;完成8大類797批次區域食品監督抽驗任務,檢測797批次,合格780批次,合格率97.9%。建立食品安全信用體系,推行食品安全生產經營責任制、承諾制、分級管理制,規范“一戶一檔”專戶管理1085戶,食品生產、經營者百分百簽訂了《安全承諾書》,監督食品生產、流通、服務全過程,嚴把食品安全“監控關”。目前,全縣食品安全長效監管大格局初步建成,全縣食品生產與經營者承諾踐行“讓人民群眾吃上綠色菜、喝上純凈水、買到放心肉”的氛圍逐步形成。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