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邱作霖 “雙十一”購物節將至,不少消費者可能已經備好鏈接準備在當天大買特買,不過想要在網上購買家居產品的消費者可能就要失望了。日前,紅星美凱龍、居然之家等19家大型家居賣場聯合發起抵制O2O模式,拒絕充當商品展示的角色,禁止賣場內的商戶在實體店為線上購物做銷售和送貨,以防止利益被電商侵蝕。 19家大賣場聯合抵制電商 近日,包括紅星美凱龍、金馬凱旋、廣東盧浮宮、居然之家在內的19家家居大賣場簽署了《關于規范電子商務工作的意見》,并對下屬的商家發出規定:“嚴禁任何商戶以任何形式在賣場內傳播或推廣其他電商線上的雙11活動”、“不許通過電商移動POS機將賣場的業務轉至他處交易”,有的商家還開出“一旦發現使用電商移動POS機,不但沒收,還處以交易金額10倍的罰款,發現兩次的,直接清場”的處罰條例。 相比開實體店,商家通過開網店來經營推廣可以節省不少成本,近年來也有不少家具商家嘗試通過實體店展示讓消費者體驗,再以低廉的網站價促成交易的模式。消費者也習慣了“買之前到實體店看看,再回家上網下單”的網購方式,但是這種做法毫無疑問觸動了家居賣場的直接利益。 據行業人士介紹,目前家居賣場的利潤主要是靠收取進場費和商家的銷售提成,不少賣場為了應對激烈的競爭甚至向商家免收進場費,商家的銷售提成就成了賣場的唯一利潤點。而以天貓商城為首的電商O2O模式則把本應在商城內達成的消費拉到網絡上,在這種情況下賣場根本無利可圖,只能聯合起來抵制O2O模式。 電商對賣場蠶食有增無減 針對賣場下達的“禁令”,記者也咨詢了佛山幾家大賣場,得到的回復都是“尚不清楚”、“未收到明確通知”。不過順德某知名家居大賣場的負責人表示,近幾年來,網絡電商對實體賣場的負面影響有增無減。 記者了解到,在去年11月11日當天,天貓商城家居品類的總銷售額就超過了3億元,大大超乎人們的意料。原因是在“雙十一”當天,不少商家給出的都是全年最低價,再加上天貓商城的積分和“充值送紅包”等活動,對消費者來說有相當大的優惠吸引。所以不少消費者都把在賣場看中并想要下單的交易延后,再換成電商平臺交易。在這條交易鏈下,賣場原本該賺的錢給了別人,還莫名其妙的充當了商品展示的角色。 此外,記者通過網絡電商平臺發現,許多在順德開廠生產家居的小作坊都在網絡上有直銷店,這些小作坊的產品雖在質量和品牌上不及家居賣場里的大品牌,但其憑借低廉的價格以及便捷的傳播渠道卻能與大品牌平起平坐。據有關數據顯示,目前佛山純電商家居企業僅龍江就超過300家,龍江樂從的家居電商交易比重高達50%。這些不僅分流了部分客戶,也無形之中減少了家居賣場的收入。 反觀家居賣場,雖然能夠有效的集結起眾多國內外知名家居品牌,給消費者良好的試用體驗,也定期通過活動促銷來帶動人氣。但是其店面裝修、員工工資等費用都會增加其成本支出,也使其始終無法以低價來跟電商競爭。 記者觀察 傳統零售商不該固步自封 隨著網購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不少人都習慣了在實體店中看貨,再到網上下單。不少傳統零售商家也直接把網購當做是頭號大敵,認為其存在是對實體店最大的威脅。實則不然,網購的興起只是借助一種人們所能接受的傳播方式,為需要購物的消費者提供便利和優惠。雖然網店較為低廉的成本可以讓其給出更便宜的價格,對實體店產生一定的價格威脅,但是跳出這個競爭層面來看,其實網店和實體店是一種相輔相成的存在,缺一不可。 網絡可以給消費者提供一個更為廣闊的平臺,讓消費者在最短的時間內挑選出最便宜的商品,但是僅僅是通過圖片描述和別人的評價始終無法為消費者提供真正的認識。而實體店的存在正好可以給消費者提供真實體驗,讓消費者提供真正的購物樂趣。所以現在很多門面小店一邊開著實體店提供體驗的同時,一邊也通過網店做推廣銷售,兩個既相存又互補,毫不沖突。 對于家居賣場來說,與其一味的抵制網店的侵襲,不如利用自身的品牌優勢和網絡的優勢,讓自己也走上網絡的高速路。如宜家這種著重消費者體驗的大品牌,在網店上除了有常規的展示,也有產品銷售和配送服務。而國內的大型家居賣場雖然都有自己的官網,但是作用僅限于產品的展示和折扣的介紹,并沒有產品銷售的網頁,這也給天貓等電商搶占客戶和訂單提供了缺口。 互聯網的發展和電商的全面擴張終究會改變未來零售市場的格局,這也是市場發展的大勢所趨。像蘇寧和國美般的成功轉型也可以看出,傳統零售商自己開網店會是一條行之有效的出路,而不應該固步自封,誰能給消費者最好的購物體驗,誰才是市場的贏家。 (責任編輯: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