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陽、大連買房取得房產證,即使沒“實際居住1年”,也可以落戶;子女投靠父母落戶,不再有未婚或未成年的限制。 中國傳媒聯盟 據 東北新聞網 訊:昨日,遼寧省公安廳專門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上述有關戶籍管理的20條“新政”。 省公安廳相關人士解讀稱,即日起,這些“新政”將陸續得到落實。使百姓受益、讓大家辦事更加省時、省力,成為新增、調整政策的著力點。 沈陽大連均不限落戶者“實際居住1年” 關鍵詞 購房落戶 新政: 購房落戶需持購房合同、結算發票、契稅完稅憑證和房產證等材料辦理,取消取得房產證后仍需實際居住1年的限制。 原政策: 除大連市外,全省其他市購房落戶需取得房產證,并實際居住1年后辦理。大連市購房落戶分主城區、新市區、新區有房屋面積限制,需取得房產證,并在大連市有合法穩定職業。 政策解讀: 按照國家有關要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的落戶政策須設計不同方案,以保證人才有效流動,同時可以防范大城市人口密度過大。 相關人士稱,全省范圍內取消“取得房產證后仍需實際居住1年”這條購房落戶限制,并不意味著沈陽、大連這倆大城市的落戶門檻完全降低。 相關人士分析說,“新政”不會給沈陽、大連兩市帶來較大影響,“這兩個城市都有著超500萬的人口,沈陽城市面積相對較大,吸納人口的能力強;而大連地域面積相對小,取消了這條限制外,原有其他的限制條款仍在執行,可以有效控制大連戶籍人口數量的增長。 ” 戶籍民警不在崗要給百姓留電話 關鍵詞 戶籍民警 4項新政: 實行去向告知制度,戶籍窗口應配備去向告知板,戶籍民警離崗時,應將去向告知板立于窗口顯著位置,告知群眾離崗原因、返回時間和聯系電話。 實行預約服務制度,群眾可通過網上公安機關、電話、到戶籍窗口等形式預約辦理戶籍業務,由戶籍民警在約定時間為群眾辦理。 實行戶口代辦制度,工作時間以外群眾申辦戶籍業務的,由派出所值班民警先行代收相關材料,然后交由戶籍民警按辦理程序和時限開展工作。 實行“AB崗”制度,在所有派出所戶籍民警崗位建立實行A、B崗工作制度,確保A崗民警因疾病、出差、培訓、休假等原因長期不能正常工作時,B崗民警能夠在工作時間為群眾辦理戶籍業務。 原政策: 上述四項新政,有的此前只在個別地市、地區推行,“AB崗"制度是首推。 政策解讀: 以往公安派出所戶籍民警一般只有1人,遇到個人請假、開會、出差等情況,上門辦事的百姓常常撲空。為了讓百姓少走“冤枉路”,4項新政集體“打包”出爐。以“戶口代辦”制度為例,若趕上周末,戶籍民警休息,百姓同樣可去派出所,把手續交給其他民警,由其轉交戶籍民警,享受“戶口代辦”服務;戶籍民警“AB崗”制度指的是,在專職戶籍民警之外,派出所還將培養其他民警勝任兼管戶籍業務,確保有兩名戶籍民警服務百姓。 子女投靠父母不再有未婚、未成年限制 關鍵詞 投靠落戶 新政: 除沈陽、大連以外的其他市,取消父母投靠子女時父母年齡的限制和子女投靠父母時父母身邊是否有已婚子女、投靠子女必須未婚或未成年的限制,只需證明父母與子女關系并實際居住。(向農村投靠的仍執行現行戶籍政策) 原政策: 各地子女投靠父母落戶政策存在差異,有結婚限制、未成年限制、合法穩定住所、實際居住和居住時間限制等。各地父母投靠子女落戶政策也存在差異,有年齡限制、父母身邊有無子女限制、子女有無合法穩定住所限制。 政策解讀: 子女考入大學、結婚,戶口遷出;子女大學畢業未找到工作、離異,再想把戶口遷回父母身邊怎么辦? 省公安廳相關人士稱,除沈陽、大連兩個城市外,這種“投靠”落戶的過程中,不再有子女必須未婚或未成年的限制。也就是說,在省內12個城市,未成年、未婚、已婚甚至離異的子女,均可以投靠父母落戶。 新生兒取名用生僻字民警可提醒 關鍵詞 新生兒取名 新政: 公安派出所為新生嬰兒登記和姓名變更提供重名人數信息查詢、人名用規范漢字查詢服務。 原政策: 我省部分地區已經實行新生兒登記重名查詢服務,規范漢字查詢服務一直未開展。 政策解讀: 既怕孩子起名太“俗氣”、常見,又怕孩子起名太生僻,打字打不出。很多新生兒家長都有這些困惑。 今后,在新生兒戶籍地派出所,民警可以幫助家長擺脫這些苦惱。除了可以幫忙查“重名”外,民警還可以提醒家長,哪些生僻字盡量不要用在名字里。 “使用生僻字的麻煩太多,升學、考試、婚姻登記甚至出國都可能受到影響。”相關人士稱,公安機關將不斷升級字庫,收納更多生僻字,但仍建議家長慎用生僻字為孩子起名。 違規辦戶籍業務可通過15部電話舉報 關鍵詞 舉報投訴 新政: 省公安廳、市公安局社區警務(戶政、治安)部門設立專門的舉報電話,接受群眾舉報違規辦理戶籍業務的線索,省公安廳舉報電話為024-86991551。 原政策: 我省各市均設立戶口咨詢電話,未設立舉報電話。 政策解讀: 省公安廳相關人士稱,省廳的舉報電話受理全省范圍涉及戶籍辦理業務的違規、違法行為舉報,接到舉報后,將督促各市地公安機關查辦。 預計在春節后,各市公安機關專門舉報電話將確定名單,向社會公布。 北國網、遼沈晚報首席記者楊寶頂 (東北新聞網)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