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訊(肖瑩 特約記者 趙銀熙)“感謝司法所對我真心實意的教育和幫助,我一定會遵紀守法,好好接受改造,絕不給政府和社會添亂,……”11月30日上午,社區服刑人員王某從四川省綿陽市仙海區司法所所長肖瑩手中接過大米、食用油等慰問品后,十分感動。 社區服刑人員王某沒上過學,是文盲。其家境十分貧寒,與83歲高齡的老母親居住在一起。王某因肝硬化晚期四處求醫,從江湖游醫處購得罌粟種子并種植,涉嫌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罪,被游仙區人民法院依法判處緩刑二年。進入仙海區社區矯正后,王某思想包袱很重。該區司法所上門詳細了解王某的思想狀況和家庭困難后,耐心細致地給王某宣講法律,從心理上幫助其打消顧慮放下思想包袱積極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在社區矯正“定位管理”中,因其家庭貧困無力購買手機,仙海司法所緊縮辦公等經費為其購買了手機,并定期上門走訪看望,幫助解決生活中的具體困難。然而,這僅僅是仙海區司法所在社區矯正工作中關心幫助社區服刑人員的一個小小縮影。 社區服刑人員菊某,進入仙海區社區矯正之前,以打零工、撿垃圾賣為生。進入社區矯正之后,仙海區司法所主動與轄區各物業公司溝通為其聯系工作,最終在區綠化隊落實了工作崗位,并通過區勞動保障服務中心安排其參加職業培訓,使其生活有了保障。 仙海區司法所所長肖瑩告訴記者,仙海司法所在抓好抓實社區服刑人員日常教育、管控的基礎上,十分注重人性化關愛,落實各項幫扶措施,切實幫助社區服刑人員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具體困難,并通過定期或不定期地走訪關愛困難社區服刑人員,了解他們的日常生活、工作、思想等動態情況,切實消除社區服刑人員對社會的抵觸情緒,提高社區矯正實效。通過真心實意的關心幫助,為其解決生產生活和就業的實際困難,讓矯正對象從心靈深處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真正達到悔過自新重樹人生的效果。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