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安徽各級法院嚴控慎用死刑籌建被害人救助制度 據江淮晨報報道,9月25日,安徽省第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上,省人民檢察院向大會作《關于全省檢察機關反貪污賄賂工作情況的報告》,省高級人民法院向大會作《關于全省法院刑事審判工作情況的報告》,報告內容的跨度均為2008年-2012年。記者從安徽省人大常委會得知,雖然人大常委會每年都要聽取一府兩院的工作報告,但是聽取反貪、刑事審判這兩項專項報告,則是五年來的首次。 死刑我省嚴控、慎用死刑 2008年以來,全省各級法院共審結一審刑事案件120531件,判處犯罪分子188765人,分別比上個五年增長30.8%和37.6%。省高院五年共審結各類刑事案件6843件。 5年間,全省法院共審結故意殺人、搶劫、強奸、綁架、毒品、有組織暴力性犯罪等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犯罪案件60160件,判處罪犯96325人,其中判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直至死刑14720人。 “對罪行極其嚴重、主觀惡性極深、人身危險性極大的犯罪分子,堅決適用死刑立即執行。”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石德和表示,不過對于死刑也必須嚴控、慎用。 “準確適用死刑,嚴把事實關、證據關、程序關和法律適用關,努力把每一起死刑案件都辦成鐵案。” “對因民間矛盾激化引發,被害一方有明顯過錯或被告人具有法定從輕、減輕處罰情節的,一般不判處死刑立即執行。對犯罪后果嚴重、性質惡劣,但不是非殺不可的被告人,依法判處死緩限制減刑。” 制假5年196人因制毒食、假藥獲刑 除了危害社會治安犯罪,在近5年中,我省針對制售有毒有害食品、假藥劣藥犯罪,也進行了嚴厲打擊,共判處此類案件131件196人。 從嚴懲處了淮北張良富銷售有毒食品案、亳州張占等39人銷售假藥案等一批大要案。 同時,《刑法修正案(八)》實施以來受理的4008件醉駕案件,被告人均受到了刑事追究。 公開去年1.8萬余篇裁判文書上網 在司法公開方面,石德和在報告中說,近五年安徽所有一審案件均依法開庭審理,二審案件開庭審理范圍逐步擴大,死刑二審案件全部開庭審理。開庭審理的案件,除法律另有規定的外,一律公開進行,所有案件均公開宣判。 “實行裁判文書上網,除涉及國家秘密不宜公開的,所有生效裁判文書均在網上公布。”石德和說,2012年,我省上網的裁判文書共有1.8萬余篇。 救助籌建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 近年來,省高院積極籌劃建立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但石德和在報告中坦言“進展緩慢”。原因有專項財政資金一直未落實、少數市縣將被害人救助與執行救助、信訪救助合一作為權宜之計,多數地方仍處于空缺狀態。 “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缺失,不僅使刑事被害人的合法權益無法得到保障,也影響到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貫徹落實。”石德和說。 案件回放 張良富銷售有毒食品案 2008年至2010年,張良富為謀取非法利益,多次從江西購買瘦肉精800余公斤販賣給馬季廣等人,馬季廣將瘦肉精販賣給生豬養殖戶,并收購喂食過瘦肉精的生豬進行販賣。張良富、馬季廣以非法經營罪和銷售有毒食品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5年和4年。 張占等39人售假藥案 自2008年11月,張占等人大量購進各種假藥,利用群發短信、互聯網等方式發布假藥價格信息,形成涉及全國12個省、市的假藥銷售網絡。張占被以銷售偽劣產品罪等罪名判處有期徒刑16年6個月,同案其他38名被告人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 來源:中華網http://news.china.com/zh_cn/domestic/945/20130926/18066924.html (責任編輯: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