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訪安徽阜陽大頭娃娃命運變遷 劣質奶粉 留證十年
家住阜陽市阜南縣苗集鎮大蔡村的婷婷也是曾經的大頭娃娃。一晃十年過去,現在的婷婷體形瘦弱,與當初生病時浮腫虛胖的形象判若兩人 攝/蒲曉旭
十年過去,曾經的“大頭娃娃”悅悅攤開雙手,兩根食指卻無法伸直 攝/蒲曉旭
在張林偉家里,至今依然保留著一盒劣質奶粉。長年訴訟,也讓他積攢下一沓材料 攝/蒲曉旭
悅悅十年前喝過的劣質奶粉包裝袋,宋振福至今依然保留著 攝/蒲曉旭 10歲的宋悅悅攤開雙手,8根手指頓時伸展,兩根食指卻彎向手心。父親宋振福搖搖頭:“伸不直了,如果硬掰就疼。” 同為人父的張林偉則有些疲憊,失去女兒的他,訴訟維權獲賠,卻遲遲拿不到執行款。長年訴累讓他心力交瘁。 這是兩個因劣質奶粉而命運發生轉折的家庭。十年前的奶粉袋和早已板結的奶粉,被他們保留至今。 “大頭娃娃”事件遠去已經十年。十年,已足以開啟一個全新的紀元。但當我們走入這些家庭,才發現他們的命運已被那些境遇深深改變。他們是劣質奶粉的受害者,也是痛苦延續的承受者。十年來,他們有的入土為安,有的長高入學,但都隨著時間流逝默默淡出公眾視野。 事件之后,阜陽再未出現因劣質奶粉致病的患兒。當初最先發現病情的醫生感慨:“是這些患病的孩子,為后人做出了貢獻。” 劣質奶粉問題爆發十年之際,《法制晚報》記者奔赴安徽阜陽,追蹤他們的命運變遷。 不謀而合 倆家庭均留有劣質奶粉物證 2013年9月20日,阜陽市太和縣桑營鎮宋寨村。 “嗵”!35歲的宋振福把一捆奶粉包裝袋撂在地上,地面瞬時騰起一層土——“當時吃的奶粉袋,我還一直存著。” 這18個塑料包裝袋上面已灰塵累累,被一根細棉線捆成一摞。因為當初食用了這些奶粉,他的女兒宋悅悅成了大頭娃娃。十年來,這些奶粉袋一直被他視為“證據”,悉數收集放在屋角。 同樣留有“證據”的,還有阜陽市潁泉區周棚鎮王莊村村民張林偉。 41歲的張林偉家堂屋的燭臺下,壓著一個方形的塑料奶粉包裝盒。十年前,他的女兒蓉蓉夭折于食用該奶粉所致的營養不良。如今,盒內黃色的奶粉已經板結,形如肥皂。 十年前,因為劣質奶粉,蓉蓉和悅悅的命運曾一度相似。 2003年6月,阜陽市人民醫院兒科主任劉曉琳發現,往年難得一見的營養不良病例,在當月一個月內就有四五例。再一打聽,這些患者均為奶粉喂養的留守兒童;每月奶粉食用量在8至10袋,食量不小。 在劉曉琳的建議下,一位家長將奶粉送檢。結果顯示,奶粉蛋白質含量只有2%,營養不如米粉。而當時的國家標準規定,奶粉蛋白質含量不應低于18%。 一個月后,劉曉琳在阜陽電視臺錄制一檔節目。節目中,她著重提醒家長要警惕劣質奶粉,并提倡母乳喂養。 但張林偉并沒有看到那期節目。 三個月前的2003年4月3日,蓉蓉降生。張林偉怎么也想不到,女兒的生命僅持續了131天。 宋振福同樣沒看到那期節目。他在當年的10月30日,抱著剛出生的悅悅高興得合不攏嘴。 同樣因為缺乏母乳,同樣是在女兒出生第二天,張林偉與宋振福各自從鎮上超市買回了奶粉。他們并不知道,這些產品日后會帶來些什么。 病發住院 百日女嬰不幸夭折 2003年8月7日,四個月大的蓉蓉住入阜陽市人民醫院。 最先發現問題的是張林偉的鄰居,他們發現這個胖胖的女嬰脖子有些潰爛,且全身浮腫。 類似癥狀,也發生在悅悅身上。 2004年3月,王秀麗發現,悅悅的兩個腮幫開始下垂,嘴唇凹進浮腫的臉頰里,頭也越來越大。王秀麗也帶著女兒去了醫院。 這時,媒體開始廣泛關注阜陽問題奶粉事件。大批家長帶著孩子涌向醫院。“我的孩子是不是大頭娃娃?”所有家長迫切想知道答案。 問題的爆發,直接刺激了進口奶粉漲價。張林偉回憶,當地一罐雀巢奶粉的價格,在一個月內從48元上漲到50元,繼而飆升至86元,最終突破百元。 2004年4月,阜陽市政府下發文件稱,有阜陽戶籍且在當地治療的嬰兒可享受免費救治。 可蓉蓉沒能熬到那一天。 對于她來說,吃了的劣質奶粉,已注定將她的命運改變。躺在病床上,她不住地流淚,皮膚漸漸失去彈性,輸液十分鐘只能滴進一兩滴。 絕望一點點向張林偉襲來。2003年8月11日,他把住了四天院的女兒接回了家。 次日,出生131天的蓉蓉走到了生命盡頭。 按當地習俗,夭折的孩子不許掩埋,而要放在地勢高的山坡上,家長頭也不回地走掉。張林偉不忍心,用毛毯裹著孩子,埋入了村邊的公墓。 “如果孩子吃劣質奶粉只有兩個月,可能也不是這個結果。”張林偉一聲長嘆說。一連幾天,妻子劉海皊哭得死去活來。 阜陽“大頭娃娃”事件爆發后,國務院派出調查組對當地2003年3月1日以后出生、以奶粉喂養為主的嬰兒營養狀況展開普查,因食用劣質奶粉造成營養不良的嬰兒達229人。經調查組核實,阜陽市共有12名嬰兒因食用劣質奶粉造成營養不良而死亡。 始料未及 康復女童被診出佝僂病 悅悅的病情雖然好轉,但王秀麗還是發現了異樣。“給她洗手的時候,發現她手指有些彎曲。我幫她伸直,她就哭。”王秀麗回憶說,當時女兒太小,她也不懂,就沒有向醫生反映。 40多天后,悅悅康復出院。 遵照醫囑,宋振福將劣質奶粉換成了名牌奶粉,王秀麗又搭配著奶粉給悅悅喂些飯。在每月數百元的奶粉開支面前,宋振福不得不離家外出打工。 王秀麗后來發現,悅悅在拿玩具時手指依然伸不直。只有小學文化的宋振福安慰妻子:“等孩子再大些就好了。” 2007年5月,小悅悅的妹妹文文呱呱墜地。有了之前的遭遇,宋振福將給文文的奶粉換成了30多元一袋的名牌產品。 六歲時,悅悅上了一年級。因為雙手食指無法正常用力,握筆寫字對她來說成了一件難事。寫不了幾行字,右手就會發酸。為了控制筆,她不得不將筆攥在手心。時間長了,有同學叫她“雞婆婆”。 再后來,王秀麗又發現悅悅胸骨有些隆起。她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帶著女兒去了鎮醫院。醫生告訴王秀麗,悅悅得的是佝僂病,最好去大醫院治療。 這是一種因維生素D缺乏引起的骨骼病變。在王秀麗看來,治療這種病需要很多錢,在買了一瓶鈣片之后,她將悅悅領回了家。 也正是這一年,三鹿奶粉事件爆發。“大頭娃娃”事件之后,奶粉安全受到空前關注。三鹿集團多名高管最終獲刑。 這一次,自幼奶粉喂養的文文卻身體健康。 “大頭娃娃事件之后,國家對奶粉的檢測標準嚴格了。但不法商家為了應對新標準,又在奶粉中加入了三聚氰胺。”劉曉琳說,早在大頭娃娃事件中,三鹿奶粉就因蛋白質含量低被阜陽市列為不合格產品,如果當時處理妥當,或許就不會有后來的三聚氰胺事件。 在一份2004年4月由阜陽市衛生局、工商局和消協聯合發布的不合格奶粉名單上,記者發現,“三鹿嬰兒奶粉”位列其中。 備受鼓舞 借法律援助訴訟維權 對于失去女兒的張林偉來說,日子同樣曲折而漫長。 女兒死亡的第二個月,張林偉抱著吃剩下的五盒劣質奶粉,送到阜陽市疾控中心檢測。結果出來,送檢的奶粉蛋白質含量僅為2.56%,遠低于國家標準18%。 依據這一結果,2003年12月,張林偉與銷售奶粉的超市、供應奶粉的食品公司達成協議,由超市和食品公司賠償張林偉1.2萬元,三方約定,此事就此了結。 張林偉起初安慰自己,女兒已經沒了,又能怎么樣呢? 但接下來的事讓他始料未及。 賠償協議達成之后,張林偉只從超市拿到了5000元。他幾經打聽,才知道食品公司早就將賠償的1.2萬元撥給超市,只是超市負責人不肯足額給付。張林偉又向周棚鎮工商所求助,超市這才又拿給了他2000元。 “我女兒命都沒了,他還把賠償當生意,想從中賺一筆!”有些憤怒的張林偉向媒體訴說了自己的遭遇。報道之后,迫于壓力的超市又拿出了3000元。加上此前賠償的7000元,仍欠張林偉2000元。 不久,當地政府將1萬元慰問金送到張林偉手中,并表示可以提供法律援助。一位律師也從上海趕來,表示愿免費為張林偉維權。 張林偉備受鼓舞。2004年6月,他將食品公司和超市負責人訴至阜陽市中級法院,索賠近25.4萬元。 從此,張林偉踏上長達9年的維權路。 艱難執行 六萬余賠償只拿到四萬二 即便有了法律援助,張林偉的訴訟也并不輕松。 開庭時,食品公司辯稱,蓉蓉生前除患有營養不良綜合征外,還患有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弱,其死亡不能排除這一原因。 張林偉又轉而尋找證據。 2004年7月,他拿到了女兒的死亡鑒定。 這份由安徽省公安廳出具的刑事科技鑒定書顯示,蓉蓉死于嚴重營養不良。 憑借這一證據,2004年12月7日,張林偉與食品公司和超市負責人達成調解協議:由食品公司和超市分別賠償張林偉夫婦5萬元和1.2萬元,且賠償于協議生效15日內履行完畢。 接下來便是等待。 可左等右等,就是不見食品公司與超市負責人履行賠償。 2005年3月2日,張林偉向阜陽中院申請強制執行,法院隨后扣下了食品廠的一輛普桑轎車。任食品廠法定代表人的哥哥表示,可以代為賠償3萬元。但他要求張林偉放棄其余2萬元賠償,與食品廠的賠償就此結清。 張林偉選擇再次妥協。 說起當初的決定,張林偉直搖頭:“當時不該放棄,這畢竟是賠償孩子生命的錢啊!” 經張林偉一再爭取,超市于今年夏天終于給付了最后一筆賠償款2000元。也就是說,當初調解約定的6.2萬元賠償款,張林偉最終拿到的只有4.2萬元。 “打官司太費時間,到最后心力交瘁,還不如打工去掙這些錢。”坐在屋里,談起自己走過的維權路,張林偉甚至感覺有些窩囊,他的眼神不時飄向屋外,聲音躊躇而緩慢。(記者 蒲曉旭) 來源: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3-10/24/c_125594214.htm (責任編輯: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