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訊:(記者 ??? 通訊員 王孚 劉國平 王江輝) 目前,工程施工全面實行現場標準化管理,已成為中國鐵路建設的一大“欽定”標配,一種基本常態。隨著江西興泉鐵路建設的縱深推進,興寧段4標一分部以業主“八高九建”管理要求為引領,亮劍16招,扮靚橋隧工地,成為贛江源頭琴江兩岸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該部管段正線全長26公里多,橫穿江西寧都、石城兩縣,固村、琴江兩鎮11村。主要工程有琴江特大橋、黃家屋特大橋等15座橋群,長度5004.11米;省界隧道進口、楓樹下隧道等9座隧道群,長度12310米;荷樹下車站、石城車站2座站場;涵洞37座;區間路基長8.75公里,挖填土石方358.5萬立方。由參建的中鐵二十一局四公司獨立承建。 針對工程規模浩大,點多面廣戰線長的特點,一分部項目班子秉承業主向莆鐵路公司“八高九建”理念,在認真落實寧都指揮部各項標準化管理制度的同時,瞄準施工生產一線現場,全方位立體聚焦,頻頻亮劍16招,扮靚標準化工地,做足了實打實的文章。 第一招、消防設施配置標準化:——在鋼筋場棚、拌合站、隧道洞口等施工現場,以及駐地配備了包括消防鐵鍬、消防斧,消防桶在內的消防架和消防設施、消防砂池、消防水池、干粉滅火器;同時還在發電機房、油庫和生活區,按標準配備干粉滅火器。形成看的見摸的著的立體防火消防機制。 第二招、臨時用電管理標準化:——按照三級配電兩級保護統一設置配電箱,并實行掛鎖專人管理;箱底邊離地面高度控制在12米,進線全部穿PVC套管,電箱外殼必須接地;實行嚴格的“一機一閘一漏一箱”正面張貼;配電箱標識牌有明確標明配電箱級數、負責電工姓名和聯系電話;箱門內側有張貼巡查記錄,同時標明配電箱出路。 第三招、配電箱標識牌標準化:——無論生產或生活區的配電箱,都有醒目的“當心觸電”和“巡查記錄”標識牌,材質為背膠車貼。 第四招、應急物資倉庫管理標準化:——在省界隧道、劉家田隧道等每個隧道口,都設立了應急物資倉庫,配備足夠的應急物資和清單;房屋內設置材料架,輕便物資放材料架上,分類碼放整齊,標識清晰,有專人負責管理。 第五招、泥漿池臨邊防護標準化:——樁基施工所用泥漿池,也設置了嚴密的防護,泥漿池開挖放坡滿足了安全要求。內部鋪設了塑料布防滲漏防垮塌;四周設置硬化防護。鋼管防護距離泥漿池邊沿度,立桿高度、埋設深度,外露度,立桿間距,至上而下也設置了兩層橫桿。同時對角設置了“禁止翻越防護欄、泥漿池危險請勿靠近、注意安全警示標識”等。 第六招、基坑臨邊防護標準化:——樁基、涵洞基坑開挖,四周設置硬防護,基坑開挖按圖紙要求施做。采用鋼管防護時,距離基坑邊沿度、立桿高度、埋設度,外露和立桿間距,該部也是參照泥漿池臨邊防護的標準化執行的。 第七招、腳手架施工標準化:——腳手架搭設滿足了六大標準化要求:一是制定腳手架專項方案,并嚴格落實技術交底制度;二是搭設地基進行了硬化和夯實,并采用雙排架;三是間距和內外架排距按標準尺寸設置;四是立桿底部設置木墊板,厚度、寬度和距離地面高度,在按標準尺寸設置的同時還要設置掃地桿;五是外架四周設置剪刀撐,搭接不得小于1米3扣;六是高于6米的腳手架,設置了防兜安全網和纜風繩、加斜撐防傾覆;七是腳手架頂端要設置工作平臺,用密目網圍護;設置高度不低于1.5米的欄桿,滿鋪木板,下部鋼管間距和探頭板、高踢腳板等按標準尺寸設置,并用鐵絲綁扎固定,。 第八招、原材料堆碼標準化:——原材料按要求進行下墊上蓋管理,采用15公分工字鋼、砌筑水泥臺、墊木進行支墊存放,高度離地面30公分,標明涂刷紅白相間油漆。按種類設置原材料標識牌,標識牌由物資部人員負責填寫、管理。 第九招、臨時發電機管理標準化:——施工用臨時發電機應設置防雨棚,油桶與發電機分開隔離存放,并設置“發電機安全操作規程、高壓危險、當心觸電”警示標識,發電機有專人進行管理,專人操作,杜絕了閑雜人員違法操作,發電機防雨棚內也看不到雜物存放。 第十招、安全爬梯設置標準化:——基坑作業上下通道應設置帶扶手爬梯,橋墩、高腳手架應設置封閉式轉折爬梯,爬梯限乘人數不大于5人,并設置限乘人數警示標識。 第十一招、隧道洞口七牌一圖等設置標準化:——隧道洞口設置“七牌一圖”,即工程概況牌、安全生產牌、消防保衛牌、管理人員及監督電話牌、重大危險源公示牌、環境保護牌和平面布置圖、以及八嚴八禁、隧道施工安全九條、十嚴禁宣傳牌的設置。都是按2米×5米規格標準化尺寸制作的,材質為雙支腿圓管+鐵框+鐵皮+噴繪或車貼。 第十二招、隧道施工管線設置標準化:——洞內設置了應急照明燈,大約是按100米間隔布設的,普通照明按20米間隔布設;確保了掌子面作業,有充足的高亮照明。洞內各種管線布置,還有滿足七大標準的布置:一是高壓風水管和通風管要掛設在隧道邊側和懸掛在拱腰下半米處;二是高壓、動力線、照明線要安裝在隧道的另一側,按標準順序布設;三是風(水)管道布設要平、順、直、穩固,接頭嚴密無泄漏;四是照明燈光充足、不刺眼,并使用防水燈頭和燈罩。五是紅字黑體白底的里程標識牌間隔20米設置;六是洞內外監控量測設置統一規格紅字黑體白底的標識牌;七是洞內鑿巖機、濕噴機、防水板掛設臺車、襯砌臺車、二襯噴淋養護機、開挖臺架,以及洞內車輛前后方,必須張貼醒目反光標志及警示燈;臺車、臺架上,也要設置警示標志。 第十三招、隧道掌子面應急逃生設置標準化:——隧道施工尤其是軟弱圍巖開挖,不確定和不可抗拒的原因很多;制定應對圍巖突發坍塌的緊急措施,防患于未然,就成了隧道施工的必修課和必須要做的事情。該部要求在掌子面附近,要預先埋設救生管道,并在管內存放應急常用的救生藥品及食物和礦泉水等。 第十四招、質量安全卡控要點標準化:——制定嚴格的質量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定期分析質量安全生產形勢,研究解決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建立、健全各級質量安全責任制,責任落實到人。充分發揮各級專職安檢人員的職責作用、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的監督作用,及時發現和排除安全隱患。為確保各工點施工現場標準統一、各工序卡控到位,項目分部研究制定了《隧道工程質量卡控要點手冊》、《路基工程質量卡控要點手冊》、《橋梁工程質量卡控要點手冊》、《安全卡控要點手冊》,發放至現場領工員、技術員、勞務隊施工班組長,通過明確各環節卡控要點,確保各工序全面達標。 第十五招、隧道掌子面應急逃生設置標準化:——隧道施工尤其是軟弱圍巖開挖,不確定的物理元素和不可抗拒的原因很多;制定應對圍巖突發坍塌的緊急措施,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就成了隧道施工的必修課和必須要做的事情。該部要求在掌子面附近,要按標準化預先埋設一定長度的救生管道,并在管內存放應急常用的救生藥品及食物和礦泉水等。 第十六招、以嚴懲重獎為手段,全面提高管理人員執行力:——制度再好、再多,沒有執行,也是等于零;強調“結果第一,解釋第二”。為了嚴格落實各項制度,解決廣大干部、職工執行力差等問題,項目分部研究決定,在分部范圍內組織開展《關于全面開展提高管理人員執行力活動的通知》,重點整治不作為、亂作為、不能作為等突出問題,通過獎罰分明,嚴懲重獎來提高管理人員的執行力;對考核不合格人員,采取通報批評、談話告誡、崗位調整、降職、免職等手段進行處罰;對表現優秀人員,通過提高績效工資系數、頒發榮譽證書、優先推薦公司年度先進、推薦為公司后備干部等手段進行獎勵。從而使項目分部各項規章制度良好運行。 十六招殺手锏齊出,26公里管段呈現祥瑞紫氣,平安工程,靚麗工程的景象。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