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現場
中國網訊 2018年10月29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國宗教學會、北京大學全球互聯互通研究中心主辦的“世界宗教文化高層論壇”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來自蒙古國科學院、日本高野山大學密教研究所、韓國漢陽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等國內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佛教寺院的代表共聚一堂,圍繞“世界宗教文化高層論壇”的議題進行交流與探討。本屆論壇議題為中國本土宗教與世界各地區宗教文化的關系;中國本土宗教對中國文化的積極作用及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國際作用等。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硏究所黨委書記 趙文洪 致辭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硏究所黨委書記趙文洪在致辭時強調:中國文化走出去很有必要,讓各國了解中國文化,有利于推進各國同中國在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的合作。他表示,中國文化走出去要堅持平等的態度和學習的態度,應該既熱愛自己的文化,又尊重別人的文化;中華文化自古就愿意并且也善于學習和吸收其他文化,當我們面對外國文化時,一定要努力去發現、去尋找對我們有用的元素。
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 張誠達 致辭
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張誠達在發言中說:道教是中國的本土宗教,是在中華文化土壤中孕育生長出來的唯一傳統宗教。千百年來,對中國人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打下了很深的烙印。社會的發展、人類的文明進步,不能走生態破壞、資源浪費、道德素質下滑的道路,正相反,我們要走的是生態環保、資源節約、和諧發展、道德文明的道路。大力弘揚道教優秀的道德倫理及生態倫理理念,為社會生態健康建設做應有的貢獻!
在世界各地有華人華僑分布的地方也會有中國本土宗教文化(儒釋道)的身影。自古以來,中國本土宗教文化對中國優秀文化在世界各地的傳播和繼承一直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這一影響力也對“一帶一路”與宗教文化的互相交融和演進起著推進作用。
世界宗教文化論壇執行主席馬駿致辭
世界宗教文化論壇執行主席馬駿在主題發言中表示:宗教文化是人類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同的人類文明,產生了不同的宗教;而宗教對宇宙本源與人生終極意義等根本問題的探索,極大地影響了世界各國文化的面貌,宗教文化的差異,造就我們這個世界豐富多彩的文明。在全球多元融合成為大趨勢的今天,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與世界民族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背景下,世界宗教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價值;“世界宗教文化高層論壇”在中國召開,將為世界文明間的理解與互信作出積極的探討,也必將對世界宗教的對話模式產生積極影響。
本次舉辦國際學術高層論壇,回顧了中國本土宗教文化與世界各地區的宗教文化關系、分析了中國本土宗教文化對世界宗教文化的影響、現狀及未來發展,本次論壇力求在新時代中,更好地推進中國本土宗教文化,使之扮演與世界宗教相互銜接的積極的紐帶作用,從而增進各國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與世界宗教文化的交融流動,期待中國本土宗教文化與世界各地區的文化交流互融,為維護世界和平、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與中國夢做出應有的貢獻。
主辦方介紹了舉辦本次“世界宗教文化高層論壇”的背景:其一,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是根據1964年毛澤東主席提議成立的,我國必須研究世界宗教各個領域,其中通過“中國傳統文化”(儒釋道)向世界各地傳播弘揚中國精神,研究探討世界宗教問題也是當務之急的重任,不研究不了解世界宗教文化,就無法與世界各國進行深入友好交流。其二,本次會議目的就是借助宗教專家學者多年的學術研究成果和經驗,為“一帶一路”友好往來提供最可靠信息,這樣才能有利于對“一帶一路”周邊國家和地區乃至世界宗教范圍內的理解;其三,本次論壇的召開將促進我國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文化交流,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中國網 張雨荷)
世界宗教文化高層論壇代表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