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新網重慶12月4日電 (李勝成 蔣青琳) “今天想吃點什么?雞蛋糕?(還是)掛面……”4日一大早,趙先瓊來到癱瘓在床的婆婆床前輕聲詢問。12年里,這段對白周而復始,對趙先瓊而言“已經成了習慣”。 2001年冬,婆婆黃桂香患病癱瘓在床,當時的重慶酉陽縣大巖村公路不通,如何將婆婆送出村就醫成了一大難題。剛開始,老人自覺成了包袱,整日愁容滿面、唉聲嘆氣。但趙先瓊夫婦倆不曾放棄,商量后決定用布帶連人帶椅系在背夾(土家族一種特殊背物工具)上,輪換著背婆婆步行5公里山路到鎮上乘車去醫院診斷治療。經醫生診斷,婆婆黃桂香患的是類風濕,只能用藥物控制無法痊愈,還要注意不能讓患者久睡,每天堅持攙扶老人下地走動。 趙先瓊夫妻倆原在重慶主城區務工,眼見婆婆癱瘓后生活難以自理,趙先瓊毅然決定留在家中照顧老人。12年來,鄰居們眼中的趙先瓊“任勞任怨,沒聽她有過怨言”。 為了婆婆能早日痊愈,趙先瓊盡量不影響丈夫工作,整日整夜不離婆婆床邊,以便隨時為婆婆翻身、換洗,伺候老人大小便。一天下來,趙先瓊往往累得渾身酸軟。婆婆看在眼里心疼得直掉淚,趙先瓊顧不上喊累,只趕緊安慰婆婆別多心(此處“多心”在重慶方言中意為“擔心”)。 多年來,趙先瓊一直四處打聽,穿梭于酉陽縣城各大醫院為婆婆求醫問藥。經悉心料理,婆婆病情有所好轉。對于這個兒媳婦,一眾親友們無不豎起大拇指,“不容易啊,每天端屎端尿,從沒抱怨過……” “孝敬父母本是子女的責任,誰都有子女,父母就是子女的榜樣,你伺候老人,孩子們看到也會學習。”趙先瓊家里10口人,四世同堂,除公公婆婆和丈夫外,兩個兒子都已結婚并育有一子。趙先瓊說,“苦點累點無所謂,只要家人和睦就好,只要(我)能做的,都盡量做好。” (原標題:孝媳照顧癱瘓婆婆12年 背老人走5公里山路就醫(圖)) (責任編輯: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