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園路1112號,這里原是弄堂口的一處門崗亭,后來又從水餃店輾轉成為藝術空間,如今她又有了新的身份:一個在路邊記錄故事的「商店」。 開放的三個月里,故事在路邊發生,每個人都可走進「故事商店」講故事,“一日店主”將成為故事的聆聽者、創造者、見證者。 影像拍攝:青年報吳愷 一個個細微的街區故事構成街區成型的脈絡,「故事商店」則是一個入口,無論是生活在愚園路上的原住民、開店的店主、新入住的年輕人,還是過路的路人,都可以在此借助故事鏈接彼此,描繪出街區在人們心中的不同標簽,從而產生情感共鳴。 在眾人的期待中,「故事商店」于8月15日正式“營業”,當晚我們以路邊派對的方式邀請了首批進駐的“一日店主”和社區朋友們相聚一起,在黃昏時刻跟隨店主們的音樂、瑜伽互動逐漸打開彼此,喝著啤酒聽著音樂,分享著店主們帶來的美食,為其中一名店主慶生,為「故事商店」開燈儀式倒數。 在40多位朋友的見證下,「故事商店」的燈徐徐亮起,預示著她正式對外開放,而在這三個月的時間里,她將記錄下人們在愚園路上的獨家記憶,聆聽他們的人生感悟。 現場影像支持:閃錄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玩起來 這里準備了一份 「故事商店攻略」 往下滑動 ▼ ▼ ▼ 漫步愚園路,總有一個地方留住你的故事。來往的人們不僅能分享自己的故事,也能從空間本身的設計中感受到被傾聽的真誠。「故事商店」將淡淡的綠色作為整個空間的基調色。綠色,不爭不搶;是生命力的顏色,也是容易喚起社區居民親切感的顏色。 一個面向居民的空間,應該是恰好出現在居民生活中「這個位置」的空間。視覺上的紅黃橙放射狀圖形寓意著每一個故事都是閃光鮮活和值得傾聽的,再配上從愚園路上的老廠房淘來的老式桌椅板凳以及居民送的老式收音機、舊書,試圖把帶有故事的物件裝入「故事商店」這樣一個空間容器中。 頂部特意保留的玻璃頂,一是為了最大程度保留原有建筑的結構,二是為了鼓勵車水馬龍城市中的人們抬頭,欣賞婆娑搖曳的樹蔭,感受慢下來的生活節奏,細細品味一度被忽視的生活細節。 可以借助我們設計的兩種類型的小卡片,去分享在愚園路上生活的故事、在老弄堂里觀察到的有趣的事情,小小一個互動,讓你的故事可以被放入其中,沒有人知道你是誰,但可以看到你的小故事。 當故事商店每日的開放時間結束后,我們希望「商店」還是能被行人所閱讀。因此我們在面對街道最大的展示面上,將每一個鮮活的故事懸掛,播放著愚園路的夜晚照片,試圖把愚園路的夜也裝入我們的「故事商店」中。 利用二進式的空間格局,在里屋,我們試圖營造提供“每日店主”與有趣的人深入交談的空間場所。“故事商店”的空間設計摒棄過多的裝飾,將注意力聚焦于故事本身;在故事商店里,有趣的靈魂將會相遇,鮮活的故事將被交換,對生活的熱愛將被記錄。 這大概是上海不可錯過的新的打卡點了 圖/麒麟 我們還開放了「一日店主」,首批店主將分享他們的技能或者故事鼓勵更多伙伴參與其中。讓我們看看現在都有誰來了。 1 湯木 一個不會彈吉他的木匠不是好廚師 主題 三十歲和“其他” 日期 8月17日 后續說不定會成為周一店主哦 2 楊磊 希望做觀察和記錄時代變化的通道 主題 故事發生在深夜 日期 8月18日 3 大白&朵拉 愚園靚妹,走進你的心 主題 愚園路個人新聞匯 日期 8月23日 4 如果 雖然沒有才藝傍身 但是有一顆真誠聆聽故事的心 主題 第一次和愚園路的親密接觸 日期 8月24日 5 哆來咪組合 三個在愚園路出生,長大, 現在又在愚園路讀書的四年級小學生 主題 我們的畫、音樂及顧圣嬰背后的故事 日期 8月25日 6 大灰 藝術心理顧問/建筑師 懂城市,懂建筑,更懂你 主題 是不正常還是不一樣? 日期 8月31日 7 達達 從不定義自己, 也永不定義自己的體驗設計師 主題 Destination Everywhere 家鄉、驛站、遠方 日期 9月1日 8 奶油 剛搬進愚園路的寫字少女 主題 一塊8.5歲的三明治 時間 9月7日 9 老姜 愚園路(江蘇路到中山公園這一段)第一瑜伽KOL 身高極易引起不適,人稱華陽街道姚明 微信號『懶骨頭療養院』創立者 主題 Yoga for Everyone 日期 9月8日 10 姜楊 有文學情懷的科技迷 主題 The real technology 日期 9月21日 11 Jena 用甜品填補記憶空白的金魚腦加班女青年 主題 我有好吃的,你有故事嗎? 日期 9月22日 12 小紅旗 粉豬首席二貨 主題 吃貨的飯點 日期 9月28日 13 Mr.Guo 不會服裝設計的游戲美術設計師彈不好鋼琴 主題 你先說還是我先說 日期 9月29日 14 羌羌 曾經在媒體供職了6年后 現開始潛心做金工首飾,做珠寶設計 主題 共創愚園之秋首飾 日期 10月12日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 敬請關注后續動態 如果你也想成為一日店主 報名成功后 等待工作人員聯系 生活的每一件小事,都可以是一個故事。 當我們開始留意生活日常的碎片,送小孩上學時看孩子跑向學校的背影,和朋友走街偶遇一只受傷的花貓,和愛人在黃昏下散步時發現小驚喜,嘗試著我們所經歷的事情記錄下來,分享給彼此,彼此啟發,相互鼓勵。 而我們生活的街區,也會因為這些故事的沉淀逐漸形成這個地方的底蘊。我們誠邀生活或者工作在愚園路的伙伴與我們共創愚園在地故事。 如果你在愚園路生活和工作,在其中成長,愿意分享其中的故事更更多的人聽,歡迎掃碼加入,分享你的故事給我們。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