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8aqek"><input id="8aqek"></input></fieldset>
    <tfoot id="8aqek"><rt id="8aqek"></rt></tfoot>
    <abbr id="8aqek"></abbr>
  • <ul id="8aqek"></ul>
    <strike id="8aqek"></strike>
  • <strike id="8aqek"><input id="8aqek"></input></strike>
  • <ul id="8aqek"><sup id="8aqek"></sup></ul>
    中媒聯動☆傳媒聯盟 2014-04-16 重要通知與聲明  2020年精選20個創業好項目——期待與您早日聯手合作共贏  僅需5.8萬元就可通過CCTV點睛播出1個月和通過GJTV等百家媒體聯合常年展播  評選與出版《當代百名書畫藝術名家抗疫作品展》的活動通知 五秒電視廣告只需五十元☆本項目正在誠征各地代理 點此查看加盟合作☆本站人才招聘公告  
    當前位置: 主頁 > 經濟 >

    在經濟升級版中的國企抉擇

    時間:2013-11-04 21:19 來源:新浪網作者:新浪網
    當前中國經濟已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中國經濟“第二季”的到來為產業振興帶來了新的憧憬和新的活力。即將召開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必將為全面深化改革、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動力。面對中國經濟升級和深化改革的重大歷史機遇,企業必須在轉型升級、改革發展、國際化“走出去”和發揮社會責任等方面做出認真的選擇和不

    作者 宋志平

      當前中國經濟已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中國經濟“第二季”的到來為產業振興帶來了新的憧憬和新的活力。即將召開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必將為全面深化改革、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動力。面對中國經濟升級和深化改革的重大歷史機遇,企業必須在轉型升級、改革發展、國際化“走出去”和發揮社會責任等方面做出認真的選擇和不懈的努力。

    中國建材集團所屬紹興南方水泥公司污泥處理生產線被譽為水鄉明珠

      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

      與企業轉型升級的選擇

      在經歷了改革開放30多年的高速增長之后,中國經濟發展的奇跡已進入提質增效的“第二季”,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深入推進將為經濟平穩健康運行提供長期支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不能簡單地以GDP增長論英雄,而是要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立足點。李克強總理也提出,要把改革的紅利、內需的潛力、創新的活力疊加起來,形成新動力,打造中國經濟的升級版。這些重要論述為中速增長環境下的企業成長指明了發展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今天,依靠要素投入和規模擴張驅動增長的傳統發展方式已難以為繼,企業唯一的選擇就是轉變發展方式,調整優化結構,依靠轉型升級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實現技術升級、產業升級、產品升級、商業模式升級和品牌升級。如果能充分利用好經濟增速放緩形成的倒逼機制,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型升級,下大力氣提高產業素質、核心競爭力、管理水平、國際化經營能力,中速增長期將是我們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

      實現轉型升級,首當其沖的問題就是產能嚴重過剩。過去,我們的發展模式和資源配置都是按照高速增長模式設定的,現在經濟發展的“火車頭”慢下來了,后面的“車皮”卻沒降速,大量產能無法消化,過剩問題愈加嚴重。以水泥行業為例,全球水泥產量今年預計不到40億噸,其中我國將超過23億噸,而我國水泥產能更是達到30億噸之巨,行業過剩帶來了市場無序惡性競爭加劇,企業經營壓力倍增。

      國務院日前出臺《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提出堅決遏制產能盲目擴張、淘汰和退出落后產能、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等“八項任務”。

      《意見》指出,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必然帶來陣痛,有的行業甚至會傷筋動骨,但從全局和長遠來看意義重大。怎樣既能化解過剩矛盾又能把“痛”降到最小,中國建材集團在轉型升級過程中探索出了一條整合優化的新路,實現了外部整合與內部優化、行業健康運行與企業做強做優的結合,推動了行業和企業可持續發展。

      整合,解決行業集中度和布局結構不合理的問題?;膺^剩矛盾、實現去產能化既不能靠市場無序的惡性競爭,也不能依靠政府來收拾攤子。因為前者會導致工廠倒閉、資源浪費、員工失業、稅收減少等一系列問題;后者則會給政府造成巨大負擔。

      因此我們認為,解決過剩問題必須充分發揮市場經濟“無形之手”的作用,由大企業整合市場,增加行業集中度,走優化存量、減量發展的道路,兼顧好各種資源和各方利益,做到退而有序。大企業整合是市場競爭的高級方式。

      大企業掌控市場后能夠穩定價格、獲得合理利潤,投資者得以全身而退,銀行貸款得以保全,收購溢價和減量損失得以回補,從而實現產業結構調整的正循環。與投資者“跑路”和銀行大量呆壞賬的負循環相比,大企業整合應是解決過剩問題的明智之選。中國建材集團近年來充分發揮行業整合者的作用,在水泥領域重組600多家企業,產能達4億噸,居全球第一,在實現自身快速成長的同時,推動了行業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

      優化,解決了企業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的問題。創新是轉型升級、做強做優的原動力。我們要通過科技創新優化核心競爭力,使產品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發展,通過管理創新優化內在素質,使管理向科學化、現代化水平發展。例如中國建材集團在科技創新上,強化集成創新和產研結合,水泥等傳統產業技術含量和附加價值不斷提升,新型建材、新型房屋和新能源材料“三新”產業成為新經濟增長點;在管理創新上,實施“格子化”管控、“三五”管理、輔導員制、對標管理等行之有效的方法,確保了企業平穩健康發展。

      實現轉型升級,對優化產業機構、提升產業層級提出必然要求。中國建材集團大力推進水泥、玻璃的聯合重組、結構調整和節能減排,大力發展新型建材、新型房屋和新能源材料,推動了行業和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圍繞新型城鎮化的發展機遇,中國建材集團依托技術優勢和產業鏈優勢,大力推廣新型房屋,全面開展住宅產業化,全力打造“綠色小鎮”,為推進城鎮化建設貢獻力量。

      城鎮化的過程必然帶來大規模的基礎建設、公共設施建設、住房建設等。那么究竟如何建設,用什么材料建設呢?必須摒棄傳統的粗放式的建設方式,代之以集約、智能、綠色、低碳的建設方式。中國建材集團在“綠色小鎮”建設方面已經準備了30年,以北新房屋為代表的新型房屋制造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完全符合中國新型城鎮化的理念。城鎮化絕不僅僅意味著農村人口向城鎮的轉移,而是要減少城鄉差別,使廣大農民充分享受改革成果,過上和城市居民一樣的高品質生活。“綠色小鎮”既從宏觀上幫助地方規劃設計小鎮的整體布局,讓小鎮美觀、環保、具有人文環境,又從微觀上以工廠化的方式制造每一棟建筑,做到抗震、節能、安全和舒適。

      中國建材集團的新型房屋全部使用綠色環保輕型材料,實行工廠化生產、現場組裝,保溫抗震性能優越,摒棄了秦磚漢瓦的弱點,保護了耕地和礦山,而且還引入太陽能光伏屋頂、網絡、智能元素等。未來,我們將進一步走向海外,把中國Green Town(綠色小鎮)的理念帶向全球,力爭成為全球最大的建設工廠化新型房屋的企業集團。

    中國建材集團聯合重組與管理整合經驗成為哈佛商學院案例

      全面深化改革

      與推進混和所有制的選擇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即將召開,這將是新的歷史時期一次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要會議。會議的重要內容是全面推動我國經濟領域改革,對于國有資產的監管體制、產權組織模式和國企運營方式進一步市場化將有本質性的推動。根據中央領導講話精神和國家智庫公布的改革路線圖,我國國有經濟和國有企業的重點有:一是國有經濟布局戰略性調整,按照分類指導原則,對不同類型的國企在產權制度、內部機制和市場運行規則上做出不同的安排,但大方向是市場化和公眾化;二是放開、促進民營企業和民間資本投資;三是政企分開,營造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在充分競爭領域,隨著改革的深入推進,國有資本與民營資本進一步融合,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將成為推進公有制多種實現形式的主要經濟形態。

      混合所有制經濟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下國企改革發展的獨特模式和重大創新,成功解決了公有制與市場經濟結合的世界性難題。

      早在1997年,黨的十五大報告就提出了“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概念。作為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國有企業改革不斷向縱深推進,機制層面最深刻的變化就是混合所有制企業日益增多,國有獨資企業日益減少,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成為國有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目前全國90%以上的國有企業、72%的中央企業完成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中央企業資產總額的52%、營業收入的60%、利潤的83%實現上市。

      在上市公司中,很多國有企業雖然是第一大股東,但從絕對值來講,社會資本往往占了大多數。這樣的股權結構成為國有企業保持活力和競爭力的根本制度保證,不僅把民營和財務投資人吸納進來,讓全社會分享國企改革發展成果,形成我國獨具特色的融合經濟;同時在資本市場中,國企也接受了民營資本參與的改制,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發生了深刻變化。黨的十八大報告再次明確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即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兩個毫不動搖”既保證了我國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也發揮了公有制經濟和非公經濟兩種積極性,同時開啟了我國公有制經濟和非公經濟并存合作的經濟時代,為探索公有制多種實現形式打開了大門。公有制經濟實現形式既可以在國有企業、集體企業中體現,也可以在混和所有制企業中以國有經濟和集體經濟方式體現,股權高度分散和快速流動的上市公眾公司也應視同公有制的過渡實現方式。

      應逐漸擺脫國有經濟依靠國有企業而存在的狀態,擴大國有經濟和公有制實現方式的內涵和范疇。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不論是國有經濟成分占有絕對控股、相對控股和參股地位的企業,都應以市場競爭主體的身份公平參與競爭,對于民間資本總和比例超過半數的國有相對控股企業不應再沿用傳統國企模式去管理,應視同股份公司模式去管理,我國大多數國有上市公司適應這種管理模式。要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企業,在資本經營的理念下,混合所有制企業中的國有資本應該流動起來,國有資產監管部門通過國有資本的進退來指導和影響行業發展,逐漸淡化行政管理色彩。

      混合所有制作為公有制重要的實現方式,有利于擴大公有制經濟的控制范圍、促進公有制經濟的發展,有利于開放民間資本的投資領域,有利于企業現代企業制度的完善、市場機制的引入和企業家精神的發揮,有利于我國企業國際化戰略的順利實施。在國企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的今天,我們要繼續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和國有企業市場化改革方向,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充分發揮兩種積極性、兩種優勢,推動國民融合、國民共進。作為充分競爭領域內的企業,中國建材集團近年來不斷攻堅克難,在深化改革和融合發展方面做出有益探索,成為新型央企的發展范例。

      深化改革方面,中國建材集團堅持“央企市營”模式,建立了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管理體制與經營機制。通過推行央企控股的多元化股份制、規范的公司制和法人治理結構、職業經理人制度、公司內部機制市場化、依照市場規律開展企業運營,贏得了機制優勢。事實上,央企近年來之所以能快速發展、重組民企,根本原因在于通過市場化改革具備了先進性。今后我們將在董事會建設、職業經理人制度、三項制度(勞動、人事、分配)改革等方面進一步完善,使國企改革不斷推向深入。

      融合發展方面,中國建材集團堅持“央企的實力+民企的活力=企業的競爭力”,通過資本、資源和文化的融合,進行了國有和民營混合所有制企業的積極探索。一是資本融合。在重組過程中,通過權益融資施行股份制,給民企創業者留30%左右的股份;在上市公司中,國有資本只占48%,民營資本、社會資本占到52%,成為產權多元化混合所有制的新型央企。二是資源融合。通過系統的管理模式,將人才、資金、技術等各種資源組織起來,實現優化配置,提高了經濟效益。三是文化融合。大力推進整合優化,提倡競合的市場理念、包容的企業文化,為眾多掙扎在虧損邊緣的民企提供共同奮斗的事業平臺和降本增效的現實利益,同時充分信任民企創業者并吸引他們成為職業經理人,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多種所有制共同融合發展的混合經濟模式。國企和民企都是市場中的競爭主體,大家的競爭只能是市場性質的公平競爭,而不是國和民的競爭,國企和民企不是對立關系,而是互為補充、互相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系。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需要不同所有制企業共同發揮作用,形成聯合體、共同體或者說強大的中國經濟組團,進而在全球取得競爭優勢。

    中國建材集團建造的新型房屋

      國際競爭新格局

      與產業“走出去”的選擇

      國際金融危機以來,世界經濟進入深度轉型調整期,全球競爭格局發生深刻變化。

      在經濟復蘇緩慢、失業率居高的壓力下,歐美國家實行“再工業化”以重振經濟,美國“頁巖氣革命”更是強勁推動了制造業回歸。與此同時,西方貿易保護主義盛行,針對中國的貿易摩擦明顯增多。因此,隨著人工成本快速提高、原有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比較優勢逐步減弱,我國正面臨產業鏈高端向發達國家回流、產業鏈中低端向成本更低國家轉移的雙重擠壓,外貿形勢相當嚴峻。

      全球經濟形勢的復雜多變給中國企業“走出去”帶來諸多困難和風險。但世界經濟低迷也為中國企業以低成本投資并購獲取海外先進技術、高端人才、品牌渠道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因此,面對全球競爭格局的新變化以及國際化經營的機遇與挑戰,我們既要積極“走出去”,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又要創新“走出去”模式,不斷提高國際化經營能力。

      首先是加快“走出去”步伐。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GDP(國內生產總值)長期大于GNP(國民生產總值),反映出我們在海外投資和收益水平的差距。從企業自身來看,國際化經營程度普遍較低,實施國際化戰略勢在必行。我們要加快“走出去”,樹立全球視野,提高全球資源整合能力,主動融入全球價值鏈、產業鏈、供應鏈,力爭創造更多經濟效益。

      第二是探索“走出去”新模式。在全球經濟艱難復蘇的大背景下,單純的出口導向型戰略已難以為繼,我們必須探索“走出去”新模式,推動國際化經營向縱深發展。一方面要重視全球戰略資源方面的投資,為我國長期經濟發展打下基礎,另一方面要用收購兼并的方式進入發達國家具備品牌和技術優勢的高端產業,用產業轉移的方式在發展中國家開展實業投資,也就是要走產業“走出去”的道路。過去我們是貿易人員打前站,大多數產業人員并不熟悉海外市場;而今天,我們產業人員也要“走出去”,自己上戰場,在海外建工廠。以前我們說“中國是世界的工廠”,今后我們要改為“世界是中國的工廠”,這對我們來講既是巨大的機遇也是巨大的挑戰。

      第三是堅持互利共贏理念。“走出去”要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秉承為當地經濟發展作貢獻、與當地企業密切合作、與當地人民友好相處的“三原則”,推動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樹立負責任的國際形象。中國公司要積極融入當地產業鏈,與當地公司加大融合,照顧到他們的原有利益,創造增量互利多贏,不能把國內打惡戰的競爭文化搬到國外去。同時要做優秀的全球公民和企業公民,多提供就業機會,提高員工待遇和勞動安全保護。此外,還要尊重當地法律,融入當地風俗習慣,加強文化交流與融合,多做公益事業,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企業社會化階段

      與陽光企業的選擇

      李克強總理強調:中央企業要建設“陽光央企”,在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中發揮骨干作用。打造陽光企業是企業發展到社會化階段的必然要求。縱觀企業發展,到今天已經歷三個階段:在個人創業階段,企業主要目標是利潤最大化。在公眾化、公司化階段,企業主要目標是注重所有者利益和經營者利益?,F在企業進入到社會化階段,不論國有企業、民營企業、混合所有制企業都無一例外地超越所有制,實現了社會化。

      在這一階段,企業的經營方式和目標都體現出強烈的包容性。企業首先是社會的,所作所為必須符合社會要求,必須首先重視和維護社會大眾利益,必須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必須實現陽光下的經營。作為社會的主體,企業要以推動社會進步和促進民生幸福為己任,勇擔社會責任,按照社會大眾、員工、安全、環境、質量、成本的價值排序經營管理,把關乎社會、關乎大眾、關乎消費者、關乎環境、關乎氣候的事項放在前面,把贏得利益放在最后,努力創造陽光財富、造福社會。陽光,意味著公開透明的經營,意味著健康可持續的發展,意味著以人為本的價值追求,意味著公平和諧的市場競爭。

      一是堅持公開透明經營,遵紀守法、規范運營、科學決策、防范風險,從體制機制制度上推進人財物等重大決策權力運行的公開透明,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和企業健康發展。同時還要及時公開透明地進行信息披露,自覺接受政府和社會監管部門的監管,虛心接受社會大眾和媒體的監督。

      二是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確保安全、環保和資源節約,實施綠色發展、循環發展和低碳發展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傾力奉獻。此外還要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努力回饋社會并為社會公益事業做貢獻。

      三是堅持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為社會人、投資人、企業人創造優良的產品、服務、效益和福祉。企業是人,企業為人,企業靠人。企業的根本追求在于實現人的幸福和價值,要嚴格恪守商業道德,兼顧好各方利益,實現利益均衡。

      四是堅持共生多贏的競爭理念,推動行業共同進步。企業要有合作精神、分利思想,能融合、能共享,共同維護行業公平競爭、和諧健康的市場環境。大企業要肩負起引領行業健康發展的重任,帶領行業走一條競合發展的藍海戰略。

      作為建材行業的排頭兵企業,中國建材集團把自我成長融入社會發展進步之中,把打造陽光企業作為自身追求,倡導與自然和諧、與社會和諧、與競爭者和諧、與員工和諧,努力建設創新績效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和社會責任型企業,為推動社會健康和諧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加大信息公開力度。中國建材集團連續4年發布社會責任報告,獲得國內社會責任報告最高的五星評級;所屬股份公司每年發布中期及年度報告,據實披露經營業績和風險,并進行路演,接受社會大眾和廣大投資者的監督;每年定期上報年度全面風險管理報告,并召開專題會議進行宣傳貫徹和發布;設立新聞發言人,完善新聞發布工作制度,建立與社會公眾、媒體溝通的有效機制,企業形象和社會影響力不斷提升。

      努力實現“綠色夢”。中國建材集團秉承“善用資源、服務建設”的企業使命,為推動行業轉型升級、實現綠色發展積極貢獻。傳統建材領域,堅決淘汰落后產能,通過配套余熱發電系統、推廣脫硫脫硝技術等方式推進節能減排,通過建設花園式工廠、發展循環經濟等方式恢復和美化環境,實現了企業與自然和諧相處。中國建材集團在符合條件的水泥和玻璃生產線上,全部配套建設余熱發電系統,已建和在建余熱發電裝機容量超過1400MW,每年可消納工業和城市廢棄物約9700萬噸。“三新”產業領域,充分利用工業廢棄物生產紙面石膏板等新型建材,大力推廣綠色、環保、舒適的新型房屋,研發生產Low-e玻璃、風機葉片、太陽能光伏玻璃等新能源材料,為社會提供節能環保、健康安全的技術和產品。

      積極做企業公民。中國建材集團把實現員工幸福作為重要目標,為員工創造良好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環境;發揮領軍者作用,帶領行業內企業和諧共贏,共享行業健康發展成果;全力投身抗震救災,在汶川、玉樹、蘆山震后重建中,先后捐建醫院、村民綜合活動中心、小康抗震房屋,全部采用世界一流新型房屋技術和新材料,可抗九級地震,受到當地政府和人民歡迎;熱心公益事業,幫助所在地區共同發展,2012年對外捐贈項目255個、捐款1015萬元,彰顯了責任央企的形象。

      大企業是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主力軍和生力軍。過去,中國建材集團通過走資本運營、聯合重組、管理整合、集成創新相結合的道路,10年間實現營業收入、利潤均增長100倍,成為營業收入超過2000億元、利潤過百億元的世界500強企業。今后,我們將繼續發揮大企業的引領和帶動作用,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引,推動整合優化,加快轉型升級,深化改革發展,努力做強做優、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國夢”作出應有貢獻。

      (作者系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會長,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中國醫藥(20.080.170.85%)集團董事長)

    來源:新浪網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31104/182417217272.shtml

    (責任編輯:admin)
    頂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織夢二維碼生成器

    影視聯盟  紙媒聯盟  網絡聯盟   律師聯盟  人員查詢  加盟合作  最新最熱

    特別申明

    部分內容源于網絡 目的在于傳播 如有侵權速聯秒刪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麻豆一区| 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 亚洲国产婷婷综合在线精品| 亚洲精品综合一二三区在线|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浴池|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99精品国产987| 久久狠狠高潮亚洲精品| 三级国产精品|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金莲 |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蜜桃| 亚洲人午夜射精精品日韩| 精品久久久久久99人妻|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666| 国产精品色内内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蜜芽| 久久露脸国产精品| 久久99国产精品成人欧美|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一 |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国产精品毛片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网红无码精品视频|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二区 |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三人毛片|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99精品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视频白浆免费视频 |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 日韩精品人成在线播放|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免费观看 | 无码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 中文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亚洲精品麻豆av| 亚洲精品二区国产综合野狼|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久久国产精品一国产精品金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