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案情 申訴人劉某與被申訴人薛某因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產生糾紛,2003年,薛某通過村委將涉案的4.5畝土地流轉給劉某,但未訂立流轉合同。2011年,陽翼高速公路修建過程中占用其中的0.3畝涉案土地,村委將土地復墾費600元補償給劉某,但薛某提出其為涉案土地的法定承包人,土地承包權及復墾費理應歸其所有。經村委及芹池鎮政府多次調解雙方未能達成一致,薛某訴至法院。經陽城縣法院一審判決,申訴人劉某返還被申訴人薛某4.5畝土地及土地復墾費600元。判決生效后,劉某及其家屬以涉訴土地上種植有銀杏樹、個人名下現已沒有土地等理由拒絕執行法院判決。因此認為法院判決不公,到陽城縣人民檢察院申訴。 二、檢察機關處理情況 2012年7月,劉某到陽城縣人民檢察院提出申訴,經該院審查認為:法院判決認定的事實清楚、法律關系準確,申訴人返還土地并無不當,但在適用法律上存在瑕疵,即土地復墾費應歸實際投入人所有而不應歸承包人所有。如果進行抗訴,糾正法院判決中適用法律上的瑕疵,司法投入過大,見實際效果也不是十分理想。同時基于當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現狀,如果依照法院的判決進行執行,上述難點仍存在,無法解決雙方糾紛,必將加深雙方矛盾,也不利于從根本上化解矛盾。經檢察院民行科干警調查了解,被申訴人有較好的家庭收入來源,并非真正想耕種土地。掌握這一情況后,檢察院與芹池鎮黨委政府充分溝通,及時啟動了“檢調對接”程序,促成和解息訴。 三、檢調對接的過程及效果 檢察院民行科及駐芹池巡回工作站聯合芹池鎮司法所,對雙方當事人做了耐心細致的調解工作,雙方都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讓步,最終促成雙方當事人簽訂了調解協議,承包糾紛得到圓滿化解。成功調解該起申請抗訴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案件,既化解了承包糾紛,又促進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行為的規范化,給全鎮出現的大量類似情況提供了一條便捷的解決途徑,為全縣新農村建設提供了有效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陽城縣人民檢察院 柴沫林) 來源:http://www.86110.cn/Item/Show.asp?id=4016&m=1 (責任編輯: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