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圖:座談會場一角 上圖:李浩然主持座談會 上圖:高艷輝通報全市未檢工作情況 上圖:參觀檢察文化等建設 上圖:參觀監控指揮中心 中國傳媒聯盟 訊(王夢霖 特約記者 趙銀熙 文/圖)5月31日下午,四川省綿陽市人民檢察院按照最高人民檢察院決定于2018年5月31日在全國“四級檢察機關”集中開展以“關愛祖國未來 擦亮未檢品牌”為主題的檢察開放日活動的部署,邀請部分在綿陽的全國、省、市人大代表和部分市政協委員、共青團綿陽市委等單位相關負責人及教師代表,走進市檢察院聽取全市檢察機關近年來的未檢工作情況通報,座談交流凝智聚力,進一步抓好抓實未檢工作。該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李浩然主持開放日活動,副檢察長高艷輝通報全市檢察機關近年來的未成年人刑事檢察工作情況。 近年來,綿陽全市檢察機關未成年人刑事檢察工作著力貫徹“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緊緊圍繞“維護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檢察工作總任務,以打造未檢品牌為抓手,突出品牌效應,致力于打造“案前預防、案中關懷、案后幫教”的未檢特色工程,促進未檢工作更加專業化、規范化、社會化,最大限度地維護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努力提升了未成年人司法保護的質量和效果。 綿陽市檢察機關在未成年人刑事檢察工作中,切實做到以品牌傳遞關愛、傳播檢察溫情。 一是關愛救助留守兒童。在地處偏遠山區、留守兒童較多的15所學校開展送法進校園活動,根據地域特色和針對留守兒童特殊群體,開展具有特殊性和針對性的法治教育和自護教育。鹽亭縣檢察院連續六年開展“法治暑期行 關愛留守兒童”活動,每年聘請當地新入學的大學生為檢察機關法治宣傳志愿者,利用其掌握的法律知識在村社、學校開展法治宣傳志愿服務,傳遞法律知識和法治精神。游仙區檢察院在辦理一起性侵未成年留守兒童的案件中發現,被害人年僅12歲已懷孕5個月,游仙區檢察院“燈塔”團隊的女檢察官,及時聯系醫院為被害人進行檢查治療,并為被害人墊付醫藥費,為其爭取到司法救助資金近1萬元。 二是關愛涉案未成年人。細化被附條件不起訴未成年人考驗期內矯治教育內容,綜合評定矯治教育效果,讓被附條件不起訴未成年人能感受到自己的變化,重塑信心,獲得改過機會。江油市檢察院“海燕媽媽”團隊辦理的一起在校學生搶劫案,檢察官得知該未成年人系在校高中生,在校表現優異,認罪悔罪態度較好并取得了被害人諒解,如果對其一訴了之,不利于其真正回歸,對其依法依規作出了附條件不起訴的決定,并為其定制了詳細的考察幫教計劃,安排其到敬老院義務勞動,閱讀指定的法律書籍,定期開展走訪、談心,在檢察機關的教育、挽救下,使其順利考入了法國蒙彼利埃大學。 綿陽市檢察院副檢察長高艷輝在座談會上表示,全市檢察機關未檢部門將秉持最高人民檢察院張軍檢察長對未檢工作的新要求,著力強化未檢品牌團隊打造,助推未檢工作取得新發展;深入開展未成年人檢察理論研究,以理論創新推動實踐創新和制度創新;更加注重對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和權益保護大數據的分析、運用,運用“智慧未檢”搭載創新工作,推動完善未成年人保護的制度機制;依法處置校園欺凌和校園暴力案件,積極推進“法治進校園”巡講活動,提升在校學生自我防范不法侵害的能力;加強對涉及未成年人的民事、行政訴訟監督和刑事執行監督,全面貫徹少年司法理念,做未成年人的守護者,做困境兒童的國家監護人,做法治精神的傳播者。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