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門頭溝產權交易中心的工作人員周菲一上班,就接到了妙峰山鎮經管站遞來的“農村產權交易決定書”,鎮里來的工作人員說:“下葦甸村廢棄采石場經全體村民代表投票同意,通過產權交易平臺進行流轉,鎮里各部門審核通過,這是全部材料,您看看。” 周菲仔細核對材料后說:“這個項目土地面積比較大,按照規定,需要區產權交易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會議,國土、規劃、旅游、監察等19個部門出具審定書;再組織專業機構進行科學評估,確定其合理交易價格后才能掛牌上市。” “別看手續是繁瑣了些,這恰恰是為了保障村民的利益不受損失。”區經管站負責人說,以前,村里的經濟事務基本上是幾個村干部說了算,有的是出于私心,有的是因為眼界不夠開闊,引進的項目存在不合規劃、經濟效益低的問題,經濟合同也往往漏洞百出,傷害村民利益。 門頭溝區規定,今后,凡是農村產權交易都應該在區農村產權交易中心進行,否則視為無效。通過“陽光平臺”上市,鎮、區各級部門層層把關,有效避免了私下交易、暗箱操作,能夠最大程度保護村民利益。 正因如此,區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剛剛成立,就成了最繁忙的部門之一。這不,妙峰山鎮工作人員前腳剛走,齋堂鎮的人就進了屋,“我們柏峪村有400畝杏樹,由于品種退化,荒了很多年,老百姓都覺得可惜,想改造一下吧,又沒經濟實力,能通過這個平臺尋找合作伙伴嗎?” “只要不改變這塊地的農用地性質就行,通過改良品種繼續種杏樹也行,改種其他作物也行。”周菲回答,“這個村地處爨柏旅游景區,改造成觀光果園也是個很好的選擇,先回去征求一下村民意見?” “我們在村民代表大會上已經議過了,全都同意,就是想找個大公司合作,借這個項目把全村的旅游業帶活。” “如果還沒有合作意向方,掛在這個平臺上更合適了,全國聯網,打算來門頭溝投資的人都能看到。”說著,周菲把產權交易平臺的整套流程遞給了咨詢者。 一個上午,咨詢的人絡繹不絕,電話也是響個不停,王平鎮安家莊村一處荒溝想辦成景區、清水鎮黃安坨村大片山地打算開發……“來咨詢的特別多,現在已經有5個項目前期手續基本完成,通過最后的審核就可以掛牌上市了。”區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多數是土地流轉和租賃項目,門頭溝是本市惟一的純山區,成方連片的耕地少,待開發的山地、荒地多,廢棄煤窯和采石場也特別多,這些都是可以進一步開發的資源。還有,農民個人和企業所持有的股權、資產、知識產權,都可以通過產權交易平臺進行交易、轉讓,比如誰有種植、養殖方面的專利技術,都可以來這里登記,大家的思路還可以拓寬些。” 再過幾天,門頭溝的第一批土地流轉項目即將在農村產權交易平臺公開上市。 (責任編輯: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