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武漢新市民網訊(特約記者 余發勛)在湖北長陽土家山寨有一對老人,他們長期飽受病痛折磨,享受著國家農村低保、醫療救助政策以及鄉親們的無私關懷,讓這對老人度過了一個又一個難關。 近日,兩位老人感到無以回報,做出了一個讓人敬佩的舉動,決定去世后捐獻遺體,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回報國家和社會。
6月30日,長陽土家簇自治縣紅十字會工作人員專程來到都鎮灣鎮西灣村三組劉相達家里,與他們夫婦正式簽訂了器官捐獻協議書,了卻了兩位老人的一樁心愿。
劉相達夫婦均已年過六旬,這個家庭是一個非常不幸的家庭,夫婦倆多年來一直身患高血壓、骨質增生等多種疾病,就連唯一的一個女兒也自幼常年患病,導致這個家庭成為了遠近知曉的特困戶。2007年,國家在農村開始實行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救助制度,他們一家人從一開始便被納入了農村低保救助對象,至此,劉老一家人多年來就一直享受著國家醫療救助、臨時救助以及貧困學生困難救助。劉老夫婦深深的知道,如果沒有國家和社會對他們一家人的救助,沒有鄉親們的關心和幫助,他們這個原本就特別貧困的家庭不知會是一種什么樣的處境。 2013年12月中旬的一天,劉相達的老伴盧進喜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從電視上看到一則關于捐獻人體器官的報道。 當天晚上,盧進喜把自己看到的好消息告訴了丈夫。夫妻倆對此無比興奮:“我們去世后為何也不將自己有用的器官捐獻給社會和有需求的患者呢?”從此時開始,劉相達夫婦逢人便打聽有關生前如何辦理“捐獻身體器官”的手續…… 今年5月中旬,劉相達夫婦抱著試試看的想法給長陽土家族自治縣紅十字會和都鎮灣鎮人民政府分別寄去了自愿捐獻身體器官的書面申請。 劉老夫婦在信中情真意切的說:“本人無能,沒給國家創造絲毫的財富,相反,卻給國家帶來了巨大負擔。多年來,我們一直享受著國家低保政策的照顧,每當我去領錢時,心中的內疚就讓我長久不安。” “無以回報,我們倆愿意在生命垂危之際將各自有用的身體器官,捐獻給社會和有需求的患者。” 劉相達夫婦的來信,引起了當地政府、縣衛生局、縣紅十字會的高度關注。他們對劉老夫婦的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尤為感動。“七一”前夕,當地政府和縣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專程來到地處大山深處的劉相達家里,和劉老夫婦簽訂了器官捐贈協議,了卻了兩位土家老人久久擱在心里的一樁心愿,為黨的生日獻上了一份特殊的禮物。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