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和 鄒厚虎 筆者因為工作關系,經常要翻山越嶺,過河蹚水,奔走在廣大的農村地區,然而,筆者發現,在美麗寧靜的山村也常常會出現一些極不和諧的現象。 筆者下鄉時經??吹剑陲鰵w縣農村的耕地中、果園里,甚至在縣道、省道兩側公路沿線和農村居民點附近,隨處都能看到一座座新舊墳墓“拔地而起”,靜靜的“搶占”著有利的地理位置和有限的土地資源。這些墳墓連同周圍的墓基占地面積很大,而且參差不齊,形狀各異,很多墳前立有大小不一的花圈,墳頭上插有五顏六色的花簽和燈籠,遠遠望去,形成了鄉村一道獨特的景觀。 農村這種亂埋亂葬現象日趨嚴重,不僅會影響秭歸縣作為旅游名縣、特色農業大縣的形象,更會嚴重影響廣大群眾先進科學的思想觀念,影響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可以算一筆大帳,如果秭歸縣人口按照千分之四的自然死亡率計算,每座墳至少占地20平方米,全縣每年僅葬墳就需要占用50畝土地,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耕地和林地。而且,占用的這部分土地往往位于省道縣道、農村交通干道沿線,風景區、集鎮村莊周圍、飲用水源附近等重點部位和地段,這對今后經濟社會發展埋下了許多隱患,也嚴重的影響了一個地方的形象。 實行火化是現代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筆者認為,火化安葬死者不再應該是城市居民的專利,加強農村殯葬改革,倡導火化安葬死者,也應該成為農村殯葬發展的趨勢,有利于環境和土地資源的保護與利用,有利于凈化社會風氣,減輕群眾經濟負擔,推動社會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 筆者在此建議,政府部門應及早制定限制農村土葬的地方規章,鼓勵實行火化、樹葬、花葬、草坪葬、江河葬等先進、文明、生態的殯葬方法,相關部門要加強對文明殯葬方式的宣傳、對亂埋亂葬現象的監管、對殯葬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積極建設文明和諧富裕幸福的新農村。 作者通聯:湖北省秭歸縣九畹溪鎮政府 電話 13545716068 (責任編輯: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