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歷史上出了個名人,他的諸多經典篇章流傳至今。根據他寫的文章,毛主席寫出“老三篇”之一的《愚公移山》,使愚公移山精神傳遍中國。這位名人就是列子,11月8日,紀念列子誕辰2467年大典在列子故里鄭東新區圃田鄉圃田村舉行。
當日的的列子祠人聲鼎沸,鑼鼓震天,來自四面八方的文化愛好者齊聚,書畫攝影展上大量書法、繪畫、攝影作品精彩呈現。書畫家用多種藝術手法對列子思想和文化內涵進行了詮釋,對弘揚愚公移山精神進行了謳歌。
列子,戰國時期鄭國圃田(今河南省鄭州市)人,是和老子、莊子齊名的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在其所著的《列子》一書中,共記載民間故事、寓言、神話傳說等134則,包括《愚公移山》《黃帝神游》《夸父追日》《杞人憂天》等。其中,“愚公移山”精神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寶貴財富。2011年,列子傳說被列入河南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列子還和杜甫等人一起,被稱為鄭州歷史十大文化名人。 近年來,鄭州市圃田鄉進一步加快列子文化研究方向、建設思路,以及列子小鎮規劃設計等方面工作。目前,愚公山及列子御風臺兩山景觀建設已初具規模,列子學校、便民服務中心等民生項目的開工標志著列子小鎮基礎建設已全面啟動。 “文化需要傳承,規劃新建的鄭東新區列子學校是鄭東新區傳承列子文化的重要承載點,也是圃田建設具有列子文化特色的示范性小鎮的點睛之筆,與列子故里、圃田文化中尊師重教優良傳統精神最為契合。”圃田鄉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圃田村已形成民主決議,進一步加快列子學校建設,將列子精神融入教育體系,留住歷史文化基因。
住建部原副部長車書劍說,列子的寓言故事和傳說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毛澤東就是從《列子·湯問》記載的愚公移山故事中受到啟發,以中國共產黨人的獨特視角寫出了著名文章《愚公移山》,教育共產黨人和人民群眾推翻三座大山,建設新中國。
原河南省副省長張以祥在紀念儀式上指出,不忘歷史才能開辟未來,善于繼承才能善于創新。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我們要善于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發展現實文化有機統一起來,緊密結合起來,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繼承。”研究列子、研究道學與研究孔子、研究儒學一樣,也是認識中國人的民族特性、認識當今中國人精神世界歷史來由的一個重要途徑。我們今天所提倡要求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際上也包含了中華民族世世代代在生產生活中形成和傳承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等,深入研究列子文化,對于深入了解中國的文化血脈,準確把握滋養中國人的文化土壤,對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的作用,它能使我們清楚了解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更好的認識今天的中國,為做一個中國人感到自豪和自信,為成為一個中國好男兒自強自立。
活動當日,還舉辦了列子誕辰書畫攝影展、列子傳說剪紙公益展、弘揚列子文化發展列子故里座談會等活動,用多種藝術手法和形式對列子思想和文化內涵進行了詮釋,對弘揚愚公移山精神進行了謳歌,對優秀歷史文化遺存進行了藝術再現。為列子文化賦予了新的概念,注入了時代風彩,體現了古老與現實的統一,傳統與現代的融合。 “中國列子網”的開通為今后開展紀念列子活動、建設列子故里,建起了一個網絡大平臺。(喬子君)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