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牛鎮第二屆葡萄采摘節暨鄉村文化旅游節開幕
中國傳媒聯盟 據 中國社會新聞網7月18日 訊(雷沖 記者 岳斌)為進一步發展石牛特色鄉村旅游,提升‘帝鄉葡萄’的美譽度,延長葡萄經濟產業鏈,推動特色產業與生態旅游協調發展,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同時加強文化建設,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建設“業興、家富、村美、仁和”的幸福美麗新農村,打造石牛鄉村旅游新名片。


近日,由四川省梓潼縣文廣新旅局、石牛鎮人民政府主辦,梓潼縣文化館、梓潼縣優怡生態園承辦的石牛鎮第二屆葡萄采摘節暨首屆鄉村文化旅游節活動在石牛鎮雁門村隆重開幕。梓潼縣委常委、總工會主席馬理惠出席并宣布開幕,副縣長梁安君致辭,石牛鎮黨委書記趙云主持開幕式。


石牛鎮,川陜古蜀道“坡去平來”的起點,108國道橫穿腹地,地處梓潼西南,距綿陽30公里,距梓潼12公里,素有梓潼“南大門”之稱,是綿梓產業帶上的重要節點。全鎮幅員面積64.5平方公里,下轄17個行政村,1個社區,20230人。全鎮有耕地26000畝,林地25000畝,有小一型水庫1座,小二型水庫4座。2000年被列為省級小城鎮建設試點鎮,2015年被列為四川省第三批“百鎮建設試點行動”示范鎮。




近年來,該鎮在原有的產業鞏固擴大的基礎上,尋找新的突破。按照“一帶多園”布局,著力抓好綿梓產業帶建設,大力發展好以富強村為重點蜜柚基地、以華沙村為重點的胭脂脆桃基地、以雁門村為重點的葡萄基地、以化蓮、安康村為重點的荷花基地、以清泉村為重點的玫瑰花基地和以雙勝、華光為重點的生豬養殖基地等“一帶六園”。目前,全鎮已建成蜜柚基地3000畝,胭脂脆桃基地1200畝,葡萄基地800畝,荷花基地800畝,生豬養殖場28棟年出欄生豬4萬余頭。2015年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1120萬元,同比增長14.73%。同時,緊緊圍繞打造綿陽市鄉村旅游目的地、建設最美鄉村為目標,大力抓吃、住、行、游、購、娛等配套設施建設,認真做好桃花節、采桃節、葡萄采摘節等活動,積極開發水上娛樂、釣魚比賽、文藝展演、野外露營、農耕體驗等項目,加強建設“華沙—清泉—場鎮—雁門”精品鄉村旅游線路,讓游客來得了、吃得好、住得下、玩得開心。


趙云表示,今年以來,該鎮依托產業共接待游客3萬余人,實現旅游收入360余萬元。其中,雁門村“葡園雁嶺”就是在市委張錦明副書記的親自關心下,由市委農辦牽頭,會同市規劃局、市農業局、市林業局,聘請北京中海華藝城市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對雁門村及周邊編制新農村綜合體規劃方案。以標準化種植為特色的高品質果蔬產業為支撐帶動農業鄉村旅游,一三產互動相融。雁門村一、二社引進帝鄉葡萄種植專業合作社,發展優質葡萄示范片800畝,建設成以水果采摘、休閑垂釣、綠色觀光為主題的優怡農家樂一處。葡萄產業園今年預計實現農業總產值500萬元以上,全村勞動力創收不低于50萬元。


下一步,以現代農業產業為契機,建設濕地公園、野營山莊、華沙賓館、農耕文化博物館、休閑療養中心等附屬配套設施,集旅游觀光、餐飲、住宿、娛樂、野營、水上游樂、垂釣、休閑于一體的鄉村生態旅游度假圣地。


雁門村“葡園雁嶺”負責人李春霞告訴記者 此次活動將與石牛本地的葡萄采摘點、旅游景點、特色餐飲點、土特產供應商等合作,主打親子采摘游,全民參與“一三產“互動。活動時間從2016年7月15日到10月15日,為期90天。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2230587892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