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6月20-21日,廣西南寧市2018年校企合作對接業務培訓班成功舉辦。本次培訓班主題是“搭建校企合作平臺,助力就業創業與招工用工”,活動由廣西壯族自治區就業局、南寧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辦,南寧市勞動就業服務管理中心、廣西創青春眾創空間聯合承辦,協辦單位為廣西畢業生就業促進會。
20日上午,來自各企事業單位和各高校師生組成的培訓班代表,集體前往廣西南南鋁業股份有限公司參觀學習。據介紹,南南鋁業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現已擁有國內最完善的鋁材熱處理和表面處理技術,是我國鋁型材表面處理技術最全面的生產企業之一;該公司擁有最完善的鋁門窗系統,是西南地區最大的鋁門窗專業生產廠家。 本次培訓班代表一行沿著去年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南南鋁業實地考察的線路,實地感受企業與國家發展同步的過程。大家還了解到,通過技術引進和自我開發,南南鋁業已成為國內唯一擁有熔鑄在線除氣過濾技術的企業。這些成績的取得,尤其是南南鋁業與各跨界企業的資源整合,對各位代表觸動極大,大家紛紛表示要珍惜好本次培訓機會,讓自己企業能進一步整合互動和業務資源共享,從而做大做強校企合作業務。除了到南南鋁業現場觀摩外,本此培訓班還安排有創業項目路演、政策解讀、經驗交流、導師授課、專家點評等環節。 20日下午,“廣西南寧市2018年校企合作對接業務培訓班”如期開班,市就業中心書記、主任黎金球同志在開班致辭中明確:“我們開辦本次培訓班的目的,概括起來就是七個字:即’鋪路、搭橋、拓渠道’。鋪路,就是為駐邕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創業目標,我們人社部門為他們鋪設一條就業創業的陽光之路;搭橋,就是為駐邕高校和企業開展產學研互利互惠合作,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目標,我們人社部門為他們搭建一座合作友誼之橋;拓渠道,就是針對駐邕企業招工用工難題,我們人社部門通過鋪路搭橋等具體措施,努力為企業招用工拓寬渠道,著力破解企業招用工難題。” 當天下午,有10個來自企業和院校的項目在培訓班上進行路演和展示:共享紙巾機項目、中俄毫米波項目、傲瀾智能機器人項目、人人約團共享平臺項目等7個項目先后實力亮相,廣西金融職業技術學院的人力工業機器人項目等3個院校項目也展示出自已特色。每個項目路演結束后,均由評委進行點評,記錄員記錄評委點評內容,不少現場嘉賓對路演項目感興趣,紛紛舉牌期望達成合作意向。 21日上午,南寧市勞動就業服務管理中心企業科科長蘇方略為大家宣講企業用工社會保險補貼、高校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等相關政策。隨后,企業家、老師、學生們踴躍發言,互相交流看法,分享經驗。上海海桂商學院創始人、商業模式設計專家金志新還是教育部啟明星工程創業指導老師,他會同廣西本草坊保健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曾梓強,在培訓班上做經驗分享;廣西職業技術學院覃偉賦老師、南寧職業技術學院林汘渼老師分別把就業問題進行剖析;廣西工商學院創業協會會長 周敦科同學、廣西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創業協會副會長韋旺同學則代表創業大學生上臺發言,講述自己的創業故事;廣西康全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龐云先生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就開始白手起家,并結合公益塑造有責任的企業文化品牌,深深感染了現場的聽眾。 據介紹,本次培訓班的目的是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將產教融合作為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舉措,融入經濟轉型升級各環節,貫穿人才開發全過程,形成政府企業學校行業社會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面向產業和區域發展需求,完善教育資源布局,加快人才培養結構調整,創新教育組織形態,促進教育和產業聯動發展。充分調動企業參與產教融合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強化政策引導,鼓勵先行先試,促進供需對接和流程再造,構建校企合作長效機制。 通過本次校企合作培訓班的開班,能夠有效解決企業招工難,用工難的頑固問題,也可以解決應屆畢業生和實習生能夠快速找到專業對口企業,達成企業學校雙方共贏,更能促進校企合作的快速落地。 本次培訓班雖說時間短,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安排緊湊,既有實地觀摩、項目路演,又有經驗交流和專家點評,既有政策輔導,又有導師授課,可以說深受廣大學員的歡迎。﹝完) 責編 劉志華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