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山東寶昌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山東芳德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和中國人生科學學會廉潔人生教育宣講團共同打造的院線電影《寶典傳》啟動儀式在山東省濰坊市舉行。 ![]() 會議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電影《寶典傳》弟子規聯合拍攝簽約儀式,由山東寶昌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西昌和山東芳德影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洪芳分別簽訂了聯合拍攝電影《寶典傳》的協議書;第二部分為電影《寶典傳》啟動儀式,山東寶昌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西昌、總經理張洪喜,山東芳德影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洪芳、總經理張宏,《寶典傳》電影制片人兼導演王立軍,《弟子規》第十二世傳承家人李西昌等人在儀式上分別發言。中國人生科學學會廉潔人生教育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宣講團團長孫祥擔任《寶典傳》影視顧問。 電影《寶典傳》是名典《弟子規》的影片名。《弟子規》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韻文。其內容主要融合古代圣賢對青少年學生的訓誡,教誨青少年如何走好人生的第一步。 ![]() 《寶典傳》主要表現了清代李毓秀所作三言韻文弟子規在后世傳承中的曲折歷程。故事發生在清朝順治年間和康熙年間的山東省濰縣寒亭區固堤李家營村,李氏家族第十世主劉毓秀看到自己的五弟和身邊的孩子的不良行為,受儒家思想和圣賢教育的啟發與影響,從小便萌發了自己寫書、寫寶書,將來留給自己的后代子孫,作為童蒙養正的參照教材。于是,他一邊讀書,一邊模仿者《三字經》的韻律和文裁形式,開始撰寫童蒙養正的書暨“李氏家訓”。后來,賈存仁將這本書修改為現在的《弟子規》。通篇講述了學童們孝敬父母、關愛兄弟、修身養性、為人處世、讀書求學的生活基礎規范,要求端正品德,包括孝、悌、禮、仁、忠等。所講的道理,正是教人倫理綱常的最基本的常識,承載了古人先賢對于人在社會中為人處事的標準:孝順、友悌、嚴謹、誠信、愛心、仁義和好學。百善孝為先,行孝是為人子的本分,內涵價值是儒家的基礎,人性的基礎。讓廣大青少年通過對古代先賢的品視與自身環境的辨別形成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