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訊:在黨中央大力宣揚綠色文明的影響下,7月2日上午,江蘇科技大學16級全體建筑生們共赴河南太行山大峽谷寫生基地,經過八個多小時的顛簸,我們終于迎來了期待已久的暑期實踐之旅。正值盛夏,山林郁郁蔥蔥,惹人陶醉不已。 當天晚上晚飯之后,成員們進行分組討論,就此次暑期實踐活動做了詳細切實可行的規劃活動,本著提高在校大學生的視野、開拓眼界及體會創意本源于生活等的初衷,三個小組集中討論了實踐計劃與內容:在這十天的考察中,收集素材,關于太行山本地土特產,當地人文,風情,傳統工藝等,每人每天2張水彩,內容不限,爭取為繪太行山色,弘揚自然資源保護精神,為構建“美麗中國”貢獻力量。 第二天,風風火火的實踐活動就這樣在明媚的早上開始了。一行人分別背著畫板帶著小板凳開始了太行山的美麗之旅,期間有不少同學拿出相機來記錄太行山的美麗容顏,有的則對沿路的游客及熱情好客的當地人進行了簡短的詢問采訪。在此期間,巍峨宏大的山色和淳樸善良的河南村民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大家一路上歡聲笑語,神采奕奕,美好的暑期實踐之旅伴著嬌好的天氣取得一個良好的開端。 接下來的幾天,大家分為三個小隊,分別由三名隊長帶領繼續四處奔走探訪太行山的自然資源現狀,包括礦產資源、水資源、氣候資源、生物資源等。隊員們在尋找過程中也通過水彩和水粉的形式的獨特方式記錄和宣傳太行山的美麗風景。 7月5號,在老師的帶領下游覽王相巖景區,它東臨溪水,西依懸崖,左右兩側峭壁環繞,形成了一個閉合性極強的圍谷,與巖嶄展開的朱雀峰相迎,暗合中國古代風水學“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理想模式,吸引了歷代名人雅士來此修身隱居。據載,商代國王武丁和奴隸出身的宰相傅說都曾在此居住生活,故后人稱為王相巖。沿途風光優美,并且見到施工的專業人員進行整治修繕,聽當地人說,王相巖已經投入了更多的旅游項目,其中不少項目還是免費的,可見當地政府對當地自然資源的重視和良好保護狀況。從當地旅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上看,當地企業、政府機關對科學發展觀有著深入的認識,并切實地落實著科學發展觀的指導思想。當地政府深刻意識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根據當地的情況,因地制宜,大力造福了當地人和游客。 另一個值得一提的就是桃花谷了。桃花谷位于林州市石板巖鄉。當進入大峽谷,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條瀑布,它雖然很小,但是很美,十分吸引人。太行山大峽谷風光旖旎,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資源十分豐富。我看到了連綿的太行山,蜿蜒的小溪流,挺拔如刀削斧砍的陡壁,繁茂的綠樹林——藍天下,氧氣中,峽谷里,那屹立的鐵梯架,溫柔的白云撫摸著,微微的和風吹拂著,千萬游人的眼睛仰望著。上百層的階梯,剛健挺拔,雄風猶存,層疊盤旋,緊靠在刀削般的山石,敞開著胸懷,遠眺千山萬壑。我們要繼承祖輩們偉大的思想精神,為祖國的發展做出貢獻。 保護人類生態環境,倡導全球人類文明。十天就這么很快流逝,三下鄉活動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圓滿結束。十天的身臨其境,不僅讓成員們深刻體會到生態不平衡、人類寸步難行的道理,并且意識到,“美麗中國”還包涵人與人關系友好的人之美,人與人關系的和諧關系到社會有機體的健康穩定,關系到社會有機體與自然關系的和諧?;仡^看看淳樸善良的林州人民勤勞自足的生活和小孩子臉上燦爛的笑容,不禁在實踐中思考我們這一輩人的意義和能力,這才是三下鄉的意義所在。 ( 文字:唐思玉 攝影:唐思玉)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