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剛一公布,放開“單獨二胎”政策就立即引起高度關注。《決定》提出,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逐步調整完善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哪些因素促使政策放開?“單獨二胎”是否會帶來人口激增?能否緩解老齡化進程?放開“單獨二胎”是計生政策弱化的信號嗎?本報記者專訪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院長、中國人口學會常務副會長翟振武教授,對政策相關問題進行解讀。 “不全面放開,避免人口數量突升突降” 記者:前期調研做了哪些工作?放開“單獨二胎”政策主要基于哪些考慮? 翟振武:對計生政策的調整和完善需要大規模的調查,了解現階段的生育率水平究竟是多少,人們的生育意愿是什么情況,農村城市如何分布,各種政策的實施方案可能對人口產生什么樣的影響,要對人口做大量的模擬、測算,比較哪種方案最有利于中國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理解“單獨二胎”政策,首先要明白我國整個計劃生育政策的演變背景。在上世紀60年代,我國總人口6億的情況下,每年凈增人口最高達到2300萬左右。因此計劃生育政策最初主要是為了控制人口過快增長。而現在,總人口13億的情況下,每年凈增人口只有600多萬。按照這樣一個趨勢發展,預計到2028年,中國人口將進入零增長的狀態。也就是說,人口過快增長的兇猛勢頭已經得到了有效的抑制。 這當然是計劃生育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這項政策的正面作用是主要的,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也是完全應該的。但伴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口形勢的變化,現行政策一些負面影響也在顯現。比如,老齡化速度加快,未來潛在勞動力供給短缺、出生性別比失衡、失獨家庭問題突出、家庭結構不夠合理等。 為了適應人口形勢的變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需要對計劃生育政策進行不斷的調整和完善,包括逐步放開獨生子女政策,從之前允許“雙獨二胎”,到現在進一步放開“單獨二胎”。 記者:為什么是放開“單獨二胎”,而不是全面放開二胎? 翟振武:從“雙獨”到“單獨”逐步放開二胎政策,而非全面放開,其中兩個重要原因,一個是中國人口的數量仍然在增長,人口數量和結構的問題是并存的,兩個方面要統籌考慮,既不能因為調控人口數量而引發過快老齡化,也不能因為減緩老齡化而放棄人口數量的調控;第二個重要的原因在于避免人口數量的突升突降。生育的突升突降,尤其是扎堆生育往往對經濟、社會引起的動蕩比較大,不利于長期均衡發展,因而政策的調整和完善也需要逐步地、漸進式地進行。 以金豬寶寶為例,在金豬寶寶的前一年,北京才生8萬多孩子,而金豬寶寶那一年,北京生了14萬多。之后又有奧運寶寶和去年的龍寶寶,北京常住人口一年大概就生了十五六萬孩子,要加上流動人口,就有20多萬了。這樣的結果是北京的婦產醫院一床難求,金豬寶寶們長大以后,上幼兒園極其緊張,接下來又該上小學極其緊張。相比之下,“單獨二胎”政策就比較科學,符合我們的實際情況,考慮了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要素。 另外,“雙獨二胎”和“單獨二胎”的政策功效不太一樣:允許雙獨生二胎,避免了“421”家庭(即四個老人,一對夫妻,一個孩子)的出現。而放開“單獨二胎”則能夠有效避免第二代獨生子女的出現,也就是說父母只要一方是獨生子女,那么下一代就可以選擇不再是獨生子女。 “頭幾年,會有一個小的生育高峰” 記者:放開“單獨二胎”,是否會出現人口激增? 翟振武:在政策實行后的前幾年里,的確會有一個小的生育高峰,總和生育率將從現在的1.6提高到1.8左右,最高不超過2。伴隨著出生人口的增多,必然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對資源環境所造成的壓力。但由于不是全面放開二胎,而是一個逐步、漸進的過程,所以不會出現出生人數的大幅暴漲,對各方面的沖擊也就不是那么大。各省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可能出現事實上的有前有后,有快有慢,對人口堆積也會有所緩解。 另外,“單獨”家庭是逐漸出現的,根據測算,現在“單獨一胎”的家庭大約有2000萬左右。“單獨二胎”政策對城市育齡人群的影響相對更大,因為獨生子女主要集中在城市,在農村,獨生子女的比例本來就不是很高。 記者:當前人們的生育意愿是怎樣的?如何看待大城市人們“想生不敢生”的現象? 翟振武:根據我們的調研情況來看,城市生二胎的意愿相對低一些,平均大概有60%,農村則要高得多,80%到90%都想生兩個。尤其是許多人覺得,最好一男一女。 另外,從政策的關注度也可以大概看出人們的生育意愿。放開“單獨二胎”的政策剛有一個大方向上的公布,就有很多人互相打聽,如果沒人想生,覺得跟自己毫無關系,怎么會如此關心政策的變動呢? 但是,生育意愿并不一定完全轉化為生育行為。大城市里生育成本高,想生不敢生,這也是可以理解的。政策上不限制,是對選擇權利的尊重,給予盡可能充足的選擇空間,至于要不要生二胎,完全可以是大家自己來選擇。在西方發達國家,隨著教育程度的提高,經濟的發展,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養育孩子的成本越來越高,而收益卻越來越低,這些因素都導致生育率的下降。在中國城市化發展過程中,養育孩子成本提高,生育率下降,也符合這樣一個規律。 “‘單獨二胎’不可能扭轉老齡化的趨勢” 記者:近年來,老齡化進程日益加快,有觀點認為,“單獨二胎”是緩解老齡化問題的一個有效途徑,您怎么看? 翟振武:“單獨二胎”政策的實行對減緩中國老齡化的過程、降低老齡化的程度的確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據估測,相對于以往政策而言,實行“單獨二胎”政策以后,老齡化的程度能夠降低3到4個百分點。 但這并不能解決老齡化的根本問題,也不可能扭轉老齡化的趨勢。除非回到生五六個孩子的時代,才可能使中國重新進入一個年輕化的過程,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中國不可能再年輕了。放開“單獨二胎”只是為我們應對老齡化挑戰贏得更多的準備時間,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老齡化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 記者:有觀點認為,當前的“人口紅利”在加快消失,“單獨二胎”是否可以延長人口紅利期,解決勞動力短缺的問題? 翟振武:我覺得這個影響還是有限的,人口紅利不會馬上消失。我們現在有9.3億的勞動力,雖然比去年減少300萬,但相對于總量而言,減得還是很少的。9.3億左右的勞動力數量大約還可以維持十來年,預計到2020年至2025年前后,才會出現較快的下降。 單獨二胎放開以后,每年也就是多出生100多萬到200萬的人口,對未來勞動力長期供給短缺的問題能夠解決一部分,但并不是根本。經濟發展要靠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而不是靠多生孩子。對于現在大量的勞動力短缺,要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把勞動密集型產業轉變為技術密集型產業,而不能靠多生孩子去維持我們所謂的人口紅利。 “不搞試點直接啟動‘單獨二胎’” 記者:有人認為,放開“單獨二胎”是計劃生育政策弱化的信號,您怎么看? 翟振武:我覺得中央這次強調在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的前提下啟動單獨二胎政策是很有意義的。放開“單獨二胎”絕不意味著計劃生育的取消或削弱,“單獨二胎”同樣是計劃生育。 中國的計劃生育取得了很大成就。像現在的年輕人都沒辦法想象,在六十年代,平均一個婦女要生6到7個孩子。僅僅過了四十多年,人們的生育觀念發生了很大改變。計劃生育對經濟增長、緩解資源環境壓力以及對婦女健康都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如果不實行計劃生育政策,那中國人口要比現在多4億人,對糧食、能源、住房、教育等各方面都會帶來巨大壓力。所以計劃生育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都有非常重要的貢獻。計劃生育政策是在完善和調整,使之符合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要求,而不是取消。 記者:“單獨二胎”政策的具體實施方案會是怎樣的?是全面、同時放開,還是分階段、分區域進行?是否會搞試點? 翟振武:目前具體的實施方案還沒有公布。目前中國的計劃生育條例是由各省自己制定的,不是全國統一的。在三中全會的《改革決定》中,說的是“啟動”,這只是確定一個大的方向,但各個省還要修改自己的計劃生育條例,不大可能一刀切。全國各省修改條例要有一定的時間和過程,所以會在事實上形成各個區域不一樣、時間點不一樣,每個省的計劃生育政策不盡相同。比如之前,江蘇、四川的城市和農村都是“一孩”政策,而在山東、安徽、河南的農村,實行的是“一孩半”的政策。 單獨二胎從來沒有做過所謂的試點,像山西翼城的二胎試點是在八十年代搞的,并不是基于單獨與否的考慮,跟現在這個政策的背景完全不同。現在放開單獨二胎,不是說先試一試看看再研究決定,而是直接啟動。 實習記者 宗媛媛 (責任編輯: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