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由濱海金控主辦的2019年投資策略高峰論壇青島站,在經過一場場干貨滿滿的演講,一番精彩觀點的碰撞之后,完美落下帷幕。 新經濟時代背景下,市場經濟將以發展效率和質量為導向,而金融是服務實體經濟,助力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支柱之一。關于金融的作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6月13日出席第11屆陸家嘴論壇時表示,中國經濟正在發生巨大的結構性變化,要加大金融業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支持,這件事至關重要。一,是供給體系要不斷優化。二,需求體系需要持續升級。三,金融體系需要更加適配。 金融機構如何高效推動當前行業結構優化升級?金融資本如何更好的服務實體經濟?企業如何精準把握政策紅利及市場機遇?成功的投資策略和邏輯是怎樣的?為響應國家優化金融供給體系的號召,定位于綜合性創新金融服務機構的濱海金控,在探索這些問題的道路上不斷前進。 濱海金控重點布局領域完美契合青島發展定位 “在改革開放深入推進中,青島被賦予建設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范區和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的重任”濱海金控董事總經理譚利珍女士在論壇致辭上表示,而濱海金控憑借前瞻性的產業投資策略,重點布局軍民融合、信息安全、消費升級和工業 4.0 四大業務領域。面對新時期青島的發展機遇,濱海金控希望能夠通過金融資本助推地區經濟效能增長 幫助加快賦能企業創新,實現地區產業升級。 把握金融市場動態,解析動能轉換要素 金融行業的發展需要時刻緊隨國家的經濟政策動向。北京大學博士后&北京大學EMB高級講師吳梓境吳敬梓老師圍繞主題“2019年動能轉換背景下的信托業轉型與并購基金發展”進行演講。 1、中國經濟進入動能轉換的結構調整階段 吳梓境老師通過一系列宏觀數據的展示解析,認為當下國內需求全面放緩,融資活躍度下降,投資動力不足,主要原因是中國經濟增長動能正處于從以消費、投資等為核心的“要素驅動”轉向以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為核心的“創新驅動”的新一輪新舊動能轉換的歷史進程之中。 2、創新驅動 = 孵化(由小及大) + 整合(由舊到新) 企業是推動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載體,但是從創新突破到實現盈利有一段漫長的孵化之路。吳梓境老師認為金融正是支持企業創新孵化的“血液”。此外,傳統產業與創新要素的結合作為一種資源整合的過程,需要以并購重組為核心的金融業的助力。在此背景下,資本市場股權融資、股權并購朝著積極方向發展。“創新驅動”就形成了私募股權基金的紅利驅動器。 3、并購基金與PE基金的新機遇 隨著世界金融市場波動,我國宏觀經濟韌性正在不斷增強。吳梓境老師從并購重組的視角分享了并購基金的套利邏輯。一方面是內生式增長,也就是直接獲取客戶資源、優化結構等;另一方面是外延式發展,主要通過資產收購,獲得新技術和戰略資源,贏得發展時機。最后吳老師還著重分析了市值管理的有效模式為實現盈利帶來的關鍵作用。 從濱海金控的投資邏輯借鑒如何服務實體經濟 “賦能企業,實現共贏”一直是濱海投資的邏輯核心所在,濱海金控私人銀行IC經理何帆圍繞濱海金控投資邏輯進行主題演講中表示。何帆先生結合濱海金控已投項目和各界資源整合案例,從篩選項目邏輯,到賦能產業升級,從服務實體經濟,到新經濟風向投資趨勢,以行業、企業、核心團隊、賦能程度、投資目的五個層面,講述濱海金控的投資策略和能給企業帶來的賦能程度。 中國經濟正在發生巨大的結構性變化,從外需導向轉向了國內巨大市場驅動。巨大的市場潛力不斷地拉動中國經濟長期向好。濱海金控投資論壇青島站的成功舉辦,又一次為金融體系持續升級提供了高質量的交流平臺。作為綜合性創新金融服務機構和產業與資本的重要紐帶,今后的濱海金控,將繼續利用自身的資源及資本更好的為企業賦能,幫助企業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