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嘉豐瑞德 訊:許多人以為理財都只會賺錢不會虧錢,然后把錢拿來購買了理財產品后,發現錢虧了、收益太少了、公司跑了……等等問題,那到底是觸犯了理財中的哪些禁忌呢? 嘉豐瑞德理財師總結出下面幾點: 理財知識不夠充足 雖說已經是一個全民理財時代,但很多人都是因為有閑錢,認為放著也是貶值,就拿出來理財了。來到理財平臺,只聽客戶經理的講解,就簽下了認購合同。隨后,到了發放收益那天,發現收益跟當時講好的不一樣。找到客戶經理,他拿出合同上的某某條款告訴你本來就是這樣,或者告訴你該理財產品上標的只是年化利率。 那你簡直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了。所以,開始理財前,一定要多了解了解理財知識。
切忌盲目跟風 這兩年,P2P網貸突然火熱的出現在大眾視野中,聽到身邊的親戚朋友說某某平臺,收益30%,就立馬把資金投入進去。結果平臺捐款跑了,收益沒了,本金也沒了。 選購理財產品的時候,一定要充分了解學習過后,有自己的評判標準。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嘉豐瑞德理財師表示,不管做什么理財都切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一個理財產品都有一定的期限,不能一下看中這個理財產品,一下換另一個理財產品。 沒有一個合理的理財規劃 人們常說,要有計劃的去做一件事情。同樣,在理財中,也應該制定一個適合自己的理財規劃。 比如每月定期存款,將資產拿去配置什么樣的理財產品等。 新手避開高風險理財產品 許多新手,剛理財,就希望能一步登天,一來就能獲得很高的收益。然后高收益的理財產品必然伴隨著高風險,所以,用戶在選擇理財產品的時候,應先以如穩利精選組合、諾亞方舟NPA等相對穩健的投資組合進行理財。
畢竟虧了錢誰都不好受,理財都是為了獲取一些額外的收益,還是選擇相對穩健一點的為好。 沒有預留風險準備金 理財產品中,投入的錢越多,相應的,收益也會變多。于是有些人為了獲取更高的收益,一股腦把所有存款都放進去,結果碰上突發事件急需用錢,開始抓耳撓腮。 所以一定要將存款中預留起碼30%的風險準備金,以應對各種突發事件。 嘉豐瑞德理財師表示,理財中這些禁忌避開,并多認真了解理財知識,才能做到為自己辛苦掙來的血汗錢保駕護航。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