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生活播報 訊:都說新年要有新氣象,今年新年伊始,凡普金科在美國紐約時代廣場的驚艷亮相,就讓華爾街精英們感受到了來自金融科技領域的中國力量。近年來,中國企業在被稱作“世界十字路口”紐約時代廣場納斯達克大屏上投放廣告已經成為新的時尚,在這里的品牌形象展示不僅可以影響到紐約時代廣場巨大的人流量,還可以通過這樣一個“吸引全球目光”的最佳窗口展現影響世界的力量。 ![]() 眾所周知,Fintech一詞源于美國,但如今這個舶來品已經在中國發揚光大,金融科技正在成為推動中國傳統金融業變革的重要力量,這股力量在凡普金科這家中國公司身上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在德勤揭曉的2016年中國企業高科技高成長50強榜單中,凡普金科成為入榜企業中業績三年累計增速超過10000%的3家公司之一;在這份堪稱是科技明星企業“挖掘機”的榜單上,谷歌、蘋果、Facebook、阿里巴巴、百度、網易、騰訊和京東等都曾上榜。 凡普金科緣何能夠在短短幾年時間里實現了如此快速的增長,這背后的邏輯又是怎樣的?不妨讓我們深入其中,一探究竟。 互聯網金融風口之下 凡普金科開始起飛 “2013年到2016年四年間,2013年是互聯網金融元年,2014年是互聯網金融發展年,2015年是互聯網金融監管年,2016年是互聯網金融規范整治年。”近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互聯網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書長伍旭川如是說。 以這個階段劃分來看,成立于2013年7月的凡普金科恰恰踩到了點上。在互聯網金融出現伊始,就在很大程度上承擔著普惠金融角色;那時候,凡普金科有一個接地氣的名字:“普惠金融”。從這一點上看,凡普金科在成立之初起,就是為普惠金融而生。 在這股東風之下,普惠金融旗下互聯網金融平臺“愛錢進”從2014年5月上線到2016年9月累計撮合成功金額突破200億元,只用了短短28個月,穩居第三方權威評級機構全國百強榜前十。 ![]() 在互聯網金融蓬勃發展的同時,一些不合規平臺的出現給行業的發展帶來不小的負面影響。在此背景下,秉承普惠金融理念的互聯網金融也開始了新的升級——金融科技,尤其自2016年以來,無論是傳統金融機構還是互聯網金融企業,紛紛宣布轉型金融科技企業,他們期望借助技術的力量,讓普惠金融真正落到實處。 金融科技大潮襲來 凡普金科全面加速 與互聯網金融著力通過互聯網打破信息邊界、消除信息不對稱等不同,金融科技所強調的是借助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降低金融科技服務的門檻和成本,提高金融信息服務的效率、用戶體驗和信息透明度,讓監管者更放心。 因此,進入2016年以來,凡普金科也在積極推動向金融科技轉型的同時加速發展步伐。今年5月,普惠金融旗下都市消費分期平臺“任買”上線,借款信息服務平臺升級為“錢站”;今年8月,普惠金融旗下“會牛”正式上線,公司開始涉足互聯網證券領域…… 經過不斷的技術積累和業務創新,今年10月20日普惠金融品牌正式升級為凡普金科,由此,一個擁有愛錢進、錢站、凡普信貸、任買、會牛等品牌的金融科技集團正式誕生。其中,愛錢進繼續致力于為有投資需求的用戶提供網絡借貸信息服務;錢站定位于為用戶提供基于互聯網大數據風控、便捷高效的信用借款信息服務;凡普信貸則專注于提供定制化的小微借款信息服務;任買通過無縫融入消費場景,為年輕人提供更簡單、高效的分期消費服務;會牛則著力于打造一個為廣大股票交易者提供實時分享和學習選股的社交投資網絡。 在隨后11月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凡普金科又發布了由公司自主研發的智能動態風控生態系統——FINUP云圖2.0,通過將圖譜知識、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和深度學習等相結合,自動進行用戶識別,發現潛在的欺詐風險。下一步,FINUP云圖2.0將在催收機器人、識別欺詐團伙上做持續深耕和應用創新。 正是這一系列的戰略布局推動了凡普金科的迅速發展,讓公司成功斬獲“2016德勤高科技成長中國50強”獎項,并獲得全球最大的職場社交平臺LinkedIn(領英)所頒發的“成長飛躍獎”。 不僅要速度 凡普金科還要讓金融有溫度 對于公司全新的品牌升級,凡普金科認為,這是對公司使命的進一步強化:讓每一個普通人都享有簡單、公平的互聯網金融科技服務。不僅如此,秉承“數據驅動業務、技術改變金融”的理念,凡普金科在快速發展的同時,還要“讓金融有溫度”。 以“讓金融有溫度”為愿景的凡普金科,在邁出每一步的時候,都會先問自己三個問題:這款產品能給用戶提供什么服務?解決什么痛點?是否提供給用戶成本更低、門檻更低的服務?這與此前凡普金科的名稱“普惠金融”可謂一脈相承。 不僅如此,完成向金融科技轉型的凡普金科,也使傳統的普惠金融得以進化到新的數字普惠金融時代,借助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進一步擴展普惠金融的輻射半徑,有效打通金融服務的最后一公里,使得金融服務能夠惠及更廣泛的人群。
未來,凡普金科還將構建一套基于自身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風控的互聯網金融體系,把個人與互聯網金融生態圈相連結,圍繞用戶在借款、理財、消費、證券等方面的需求,深度挖掘數據價值,形成更精準、全面的服務能力,成為一個綜合性、全覆蓋、有溫度的互聯網金融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