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訊(王蘇 特約記者 趙銀熙)今(20)日上午,記者從四川省綿陽市涪城區檢察院獲悉,近年來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等非法集資類犯罪高發,集資人群體上訪維權,不穩定因素不斷增加,綿陽市涪城區檢察院依托“兩法銜接”平臺,建構“聯動維穩”機制,去年以來截至目前已妥善處置非法集資群體訪23件,建議行政執法部門移送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3件,監督公安機關立案查處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犯罪3件,有力維護了社會穩定,工作經驗被最高人民檢察院、四川省檢察院轉發推廣。 共享信息 確保有案必辦 涪城區檢察院在區委區政法委的大力支持下,建成了涵蓋所有行政執法機關的共享信息平臺,制發工作手冊,確保行政執法案件網上移送、網上受理、網上監督、信息共享。 該院根據近年非法集資爆發、信訪升級新動態,由區檢察院牽頭在區級各行政執法機關和司法機關設立了聯絡員、信訪接待員、辦案員“三位一體”的機構,在訪情收集、線索移送、情況通報、辦案協作等方面密切配合,確保有案必移、移案必查、查必有果,調查工作、辦案工作和信訪維穩工作緊密結合,搭建起執法司法共同化解矛盾的堅實框架。 涪城區檢察院牽頭制定《涪城區“兩法銜接”聯席會議制度》,共商防范對策。2017年以來就4件非法集資大案多次召開聯席會議,各相關職能部門同向發力打擊犯罪,多點協調保護群眾利益,取得良好政治、法律、經濟和社會效果。 內外合力 化解上訪矛盾 非法集資人眾多,形成利益共同體,往往群體上訪、纏訪、越級訪,向黨委政府和檢察機關施壓,以求挽回損失。2017年涪城轄區發生5人以上非法集資群體訪12件,圍堵國家機關非法上訪3件。涪城區檢察院內外合力,及時有效將矛盾就地化解。 涪城區檢察院整合檢察機關自身力量,建立檢察長負責、控申科及偵監科落實、各業務部門配合的維穩責任體系,偵監、公訴部門認真審查案件,檢察官聯席會、檢委會集體會診,確保準確定罪定性,及時依法處理。與金融、教體、衛計、經信、住建等主管部門聯系,制定非法集資群體性事件應急預案,回應群眾訴求,杜絕推諉矛盾。 追贓挽損 保護群眾利益 非法集資金額大、追贓難,一些下崗職工等多年積蓄血本無歸,生活陷入困境。涪城區檢察院依托“兩法銜接”平臺,主動同行政執法機關、公安機關、法院溝通,著力追贓挽損。 涪城區檢察院對涉案財物做到應追盡追,及時向公安機關、法院提出處理建議,如凍結銀行存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資產,查封和變賣拍賣土地、房產、汽車等動產或不動產,追繳涉案擔保抵押財產和行使債權;對于惡意轉移資產資金的,以涉嫌集資詐騙罪立案查處;在追繳款物范圍內,按集資群眾損失比例,考慮低收入階層和社會弱勢群體具體情況,依法、及時、公正發還,最大限度保護群眾利益。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