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韓城:一座正在崛起的新型工業城市
時間:2015-06-29 11:54
來源:民生焦點關注網作者:盧萌 焦養忠
中國傳媒聯盟 據 民生焦點關注網 訊:本報記者 盧萌 通訊員 焦養忠;編者按 韓城市實行省內計劃單列試點以來,省市各級齊心協力,工作力度不斷加大,試點工作進展良好、成效明顯。5月初,省委書記趙正永調研時強調,努力把韓城打造成黃河岸邊的一顆明珠。
——韓城市實行省內計劃單列試點三周年系列報道之一
中國傳媒聯盟 據 民生焦點關注網 訊:本報記者 盧萌 通訊員 焦養忠
編者按 韓城市實行省內計劃單列試點以來,省市各級齊心協力,工作力度不斷加大,試點工作進展良好、成效明顯。5月初,省委書記趙正永調研時強調,努力把韓城打造成黃河岸邊的一顆明珠。今年以來,韓城市主動適應新常態,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始終保持經濟健康持續平穩發展的好勢頭。本報從今天起刊發韓城市實行省內計劃單列試點系列報道,以饗讀者。
在人們舊有的印象中,韓城是一個傳統的工業城市,主要靠賣煤過日子。2012年實行省級計劃單列后,韓城工業就開始尋求新的突破與轉型,以能源深加工、深層次開發和多級逐利為特征的循環經濟,不但給韓城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強勁的動力,而且讓韓城工業開始擺脫“粗放”,具有了強烈的現代氣息和科技特征。
同樣是依靠煤炭,韓城過去的老路是煉焦和發電,市場小、利潤低、風險大。而現在,他們以科技為主導,對煤炭進行深加工和精加工,可以最多變成80多種煤炭產品,使每噸價值200多元的煤炭,就地增值1600元以上。
“在我們的循環經濟鏈條上,只有寶貴的資源,沒有無用的廢物,原煤經過搗固工藝生產優質焦炭,副產品充分回收,富余煤氣制取甲醇和液化天然氣(LNG),然后利用剩余的純凈氫氣與煙道氣經熱能回收分離出的高純氮氣和高純二氧化碳氣體,結合先進的工藝技術生產出合成氨與尿素。”在陜西龍門煤化工公司生產線旁,公司副董事長李光平說:“我們看著好像是一家企業,實際上是焦炭廠+化工廠+化肥廠。”
在韓城,像龍門煤化工公司一樣從事煤炭深加工的企業,比比皆是。黑貓炭黑公司響應國家淘汰落后產能政策,主動拆除兩套硅鐵冶煉裝置,投資9.8億元,利用焦爐富余煤氣,采用國際最先進的炔醛法生產丁二醇,年產6萬噸,年收入達9.64億元,填補了韓城精細化工的一大空白。海燕焦化集團分別與中國華電集團、寶鋼集團合作,建設煤焦油加氫(生產汽、柴油)項目和焦爐煤氣制液化天然氣項目,可將焦炭下游產品由現在的20多種發展到80多種,能源利用率大大提升。中匯煤化有限公司投資5億元,采用先進的粗苯加氫工藝和萃取蒸餾工藝,建設10萬噸/年苯加氫項目,對粗苯進行深加工,主要生產苯、甲苯、二甲苯的精細化工產品。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徐德龍院士在韓城堯柏陽山莊水泥有限公司建立了“院士專家工作站”,該公司投資6.5億元,采用目前國際創新的高固氣比預熱預分解窯技術,利用當地電廠鋼廠產生的粉煤灰、鋼渣、鐵礦尾渣、脫硫石膏等工業廢料,建設日產3500噸熟料及年產60萬噸超細粉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水泥年產達到200萬噸。
循環經濟的發展,讓韓城把煤炭的文章做到了極致。他們從生產技術、企業內部、企業之間及各產業之間多個層面完善循環經濟產業鏈條,形成“一大四小三利用”模式:以煤炭為基礎,焦炭、鋼、電、甲醇、炭黑、LNG、尿素為最終產品,在產業與產業、企業與企業之間,形成了煤、焦、鋼、電、化工銜接順暢、完整閉合的大循環產業鏈條;在園區產業、企業內部建成了四條自我循環、自我利用的內循環鏈條(焦化內循環鏈條、鋼鐵內循環鏈條、發電內循環鏈條、水泥內循環鏈條);利用煤氣和尾氣,用于化工、電力生產,先后建成了黑貓焦化10萬噸甲醇、10萬噸合成氨和炭黑尾氣發電等項目,利用廢渣,生產水泥、制磚,建成大唐盛龍科技200萬噸復合微粉、龍門輕質建材150萬平方米脫硫石膏砌塊等7個綜合利用項目,通過對焦化副產品的綜合利用,建成了黑貓炭黑12萬噸炭黑、黃河煤化35萬噸煤焦油深加工等項目。
目前,韓城經開區入駐企業68家,就業人數3萬余人,形成年生產煤炭700萬噸、洗選煤3500萬噸、焦炭1070萬噸、鋼700萬噸、發電裝機300萬千瓦、水泥300萬噸的生產能力,2014年,韓城經開區實現工業總產值604億元,成為我國西部重要的能源重化工業基地。過去,嚴重污染韓城的廢氣、廢料、廢渣、廢油等,經過循環經濟的開發利用,他們全部變成了有效的資源和新型的產品。
去年年底,省政府批準韓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升級為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韓城市搶抓這一機遇,提出了“三年千億元產業振興計劃”,著手改造傳統產業,發展循環經濟,培育新興業態,構建新型工業體系,配套推出了一系列重大產業規劃,推出了“百億傳統工業改造提升工程”、“百億循環經濟項目計劃”、“百億新型環保陶瓷產業園”、“百億清潔能源產業”等一系列重大產業項目,力求在能源轉化、精細煤化工、工業廢料綜合利用和戰略新興產業領域有新成就,力爭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5%左右,三年突破1200億元。
除了做好做足煤炭深加工的文章外,韓城還在積極尋求新的產業和新的突破。他們率先在全省成功推廣使用煤層氣,把煤層氣開發利用列為重大民生工程,先后引進中石油煤層氣開發公司、香港龍門能源(集團)公司、陜西美能天然氣公司3家企業在轄區實施煤層氣勘探、開采和運營。他們要把傳統的“煤都”,變成清潔的“氣都”。截至目前,中石油煤層氣公司已投資23億元建成802口煤層氣井,日均產能20萬立方米,相當于每年節約5000萬噸標準煤;美能天然氣公司投資2億元在城區鋪設中壓管線20余千米,建設日均10萬立方米加氣母站和標準站。據了解,韓城地處鄂爾多斯盆地東南緣,煤炭和煤層氣資源豐富,煤層氣儲量達2000億立方米以上。按照“十二五”發展規劃,韓城市煤層氣產能規模將達到20億立方米/年,建成陜西最大的煤層氣研發、開采、深加工轉化基地。同時,他們還利用開闊平坦的黃河灘涂地、優越的電力接入條件、良好的就地消納轉化能力,大力發展風電、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產業,成為韓城推進轉型發展的又一新的增長點。今年初,天津偉力盛世節能科技公司、中民新能投資公司等大型新能源企業紛至沓來,集光伏發電、現代農業、生態旅游于一體的1000兆瓦生態光伏產業園正在黃河之濱誕生。目前,韓城正在積極對接龍源電力、浙江正泰、比亞迪實業、江蘇振發等新能源公司,全力爭取1000兆瓦風力發電、100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落地。
今年一季度,在煤炭市場依舊疲軟,經濟下行壓力依舊巨大的形勢下,韓城經濟借助循環經濟和新型工業的崛起,市域經濟逆勢上揚,創出了驕人成績,生產總值實現47億元,同比增長7.6%;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0.1億元,同比增長18.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380元,農民人均現金收入2200元,同比分別增長12%和15%。
一個傳統的工業城市,正在通過轉型,變成“資源性城市中的生態城市,生態城市中的清潔能源城市。”
|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2230587892 |
(責任編輯:夢晶)
|
------分隔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