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韓潔 北京(CNFIN.COM / XINHUA08.COM)--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20日表示,散布在《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不同部分的系列改革舉措將會組合發力,這些措施落實下去,將會緩解或有效防控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隱患。 楊偉民是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吹風會上作出上述表述的。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引發中外媒體高度關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從即日起邀請中央部門有關負責人舉行系列吹風會,深入解讀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及《決定》的有關內容。 關于中國地方債風險問題,楊偉民說,化解舉措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舉措之一是深化財稅體制改革部分提到的“完善地方稅體系”舉措。“這既是完善稅制的一個目標任務,也有利于防控地方政府債務風險。”他指出,如果地方有了自己的主體稅,解決區域性公共服務、完成本地區負責的事權就有了基本的資金保障。 舉措之二是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部分提到的“允許地方政府通過發債等多種方式拓寬城市建設融資渠道”。當前地方政府更多通過“賣地”融資、貸款,要增加融資渠道,允許地方政府發行債,必須在完善和修訂相關財稅法的基礎上,通過公開透明方式把過去的隱性債務變成顯性債務。 舉措之三是“研究建立城市基礎設施、住宅政策性金融機構”。這意味著要成立新的金融機構,這一金融機構將主要針對城市基礎設施和住宅,一定程度會緩解城市建設資金壓力。 舉措之四是“允許社會資本通過特許經營等方式參與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和運營。”這需要制定非公有制企業進入特許經營領域的具體辦法。當前很多領域必須通過政府特許經營方式讓其他資本進入。地方政府債務較多,一個原因就是政府承擔的事情太多、負擔太重,讓民間資本、社會資本進入,等于給政府減壓。 舉措之五是加快轉變政府職能部分提到的“推廣政府購買服務”。目前這一舉措正在推進中,也會減輕地方政府債務壓力。 在20日的首場吹風會上,楊偉民將《決定》形象地稱為“全面改革六十條”,并指出這份2萬多字的《決定》釋放的改革力度空前,16個部分中有15部分是改革的領域,60條中55條是重大改革任務,“句句是改革,字字有力度”。 一個多小時的吹風會上,楊偉民圍繞《決定》中的改革新提法,就地方政府債務、農村土地流轉、國有企業改革、推進人的城鎮化、延長退休年齡等社會關注的改革熱點問題,回答了中外記者的提問。(完) (責任編輯: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