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記者從上海中醫藥大學獲悉,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正式發布了該校中藥學院王瑞教授團隊主導制定的《中醫藥——板藍根藥材》國際標準。對此,業界認為,當前中醫藥產業發展已上升為國家發展戰略,中醫藥國際標準化是推動中醫藥國際化的重要手段。 板藍根有了國際標準中醫藥國際化一直在進行 業內人士稱:“板藍根ISO的正式發布,是對我國中醫藥獨特價值的肯定,說明我國中醫藥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態走向世界,這是堅定文化自信邁出的一大步,也必將推動世界文明進步。” 中藥國際化一直是我國中藥產業想要實現的一個宏偉目標,多個中草藥國際標準正在奮起直追。至此,包括中藥材在內,國際標準化組織中醫藥技術委員會已發布35項中醫藥國際標準,還有41項正在制定中。記者發現,在推動中醫藥材制定國際標準的同時,我國不少中藥企業已積極布局出海,與國際醫藥界深度合作。 2009年,在美國舉辦的全球抗病毒性流感峰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關于板藍根抗病毒性流感的研究引起了高度關注,板藍根成為了全球最大衛生科研機構、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首個資助的中藥。據有關消息透露:“正是鐘院士領銜的國家呼吸疾病重點實驗室對板藍根開展的較為全面的臨床循證和基礎研究課題的啟動,引起了美國NIH對中藥板藍根的關注,這是美國首次向中國中藥拋出的橄欖枝。” 2018年,“第三屆國際流感及其他呼吸道病毒防治論壇”會上,鐘南山院士在會上做匯報時,再次以板藍根舉例,強調了多靶點治療是中醫治療流感的特點,明確了板藍根的活性成分群,證實了板藍根有效成分多糖、木脂素和吲哚等具有抗病毒和抗炎的雙重藥效。 板藍根安全有效中醫藥走出國門要有底氣和自信 中醫藥已有近七千年的歷史,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從六七十年代,作為國人熟悉的中藥板藍根就一路高歌猛進。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起,板藍根就開始被大規模制成顆粒劑、片劑等,到1988年上海甲肝大流行時,板藍根的名聲開始響亮。1995年華北爆發紅眼病,國人也普遍采用板藍根預防病毒感染。新世紀后,板藍根登上“抗擊流感巔峰”。十多年來,SARS、禽流感、新型H1N1、H7N9、埃博拉病毒,再到當下人人皆恐的流感,板藍根始終都能準時出現在各大熱門話題榜,并成為大多數家庭中的感冒必備藥品。 2009年板藍根顆粒列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和《國家醫保目錄》,2013年江蘇省中醫藥局宣布“板藍根沖劑等可預防H7N9禽流感”,足見其在我國感冒藥市場的影響力。 國家衛健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中醫藥名詞術語成果轉化與規范推廣項目解釋,板藍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利咽之功效。常用于瘟疫時毒、發熱咽痛、溫毒發斑、痄腮、爛喉丹痧、大頭瘟疫、丹毒、癰腫。 面對如此強有力的用藥范圍解釋,近年來公眾把板藍根擺上“神壇”也自然是在情理之中了。“板藍根雖是清熱解毒、抗擊流感的代表性產品,但稱之為‘萬能神藥’不客觀、不科學,因為任何藥物都不是‘萬能’的,市民一定要做到對癥下藥、遵醫囑,這才是科學做法”有專家稱,“ISO的正式落地不是偶然,因為板藍根在走出國門之前我們也是走了很長的一段路,并開展了多個科研項目,并取得一定成果的。” 臨床上,板藍根顆粒多用在治療由上呼吸道感染誘發的惡寒、流涕、咽喉痛之類的病癥。通過研究板藍根顆粒劑用于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專家發現口服板藍根顆粒劑的總有效率較高,表明板藍根顆粒劑的退熱效果顯著,并且對咳嗽、鼻塞、流涕以及噴嚏等機能的恢復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臨床治療效果優。此外,板藍根顆粒劑的臨床療效佳,且能大大縮短用藥時間,而且用藥方便安全,未出現不良反應,效果令人滿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由此可見,板藍根顆粒適合在呼吸道感染的早期即卡他癥狀期服用,會有非常明顯的臨床療效。 專家:板藍根更適合流感早期服用、預防使用 記者發現,早在2008年,由鐘南山院士領銜的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就聯合國內板藍根龍頭企業白云山,與澳門科技大學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等多單位聯合攻關,對板藍根進行較為全面的臨床循證和基礎研究,開展關于板藍根基礎和臨床研究項目。 經過6年的聯合攻關,以上研究發現了板藍根具有多靶點、多途徑協同的特點。同時,板藍根含有抗病毒吲哚類化合物,不僅廣譜抗病毒,還能抑制病毒,不易產生耐藥性。另外,板藍根抗病毒與抗炎并重,流感早期服用更有效。 據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介紹:中藥跟西藥的抗病毒概念不一樣,中藥有全身性調節的作用,這是中藥的特色和長處。抗流感病毒單方中成藥板藍根,一方面,可以直接抑制甲/乙型人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常見的呼吸道病毒如副流感病毒、鼻病毒等,以及倡導病毒、皰疹病毒的復制。另一方面,抑制流感病毒誘導的炎癥因子的活化而發揮抑制流感病毒引起的全身炎癥反應,可以調節人體的固有免疫力。因此,板藍根通過改善人體的內環境提高抗病毒的能力,順其自然地治好疾病,更注重身體康復的整體性和均衡性。 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楊子峰認為:作為中成藥,板藍根具有更均衡的“抗病毒”和“抗炎”機制,即不僅“直接抗病毒”,還可通過調節宿主過度免疫反應“抑制病毒介導炎癥”。 暨南大學藥學院中藥藥理教研室主任聶紅指出:板藍根從預防流感的角度來說,已有很多實驗和臨床研究證據證實,板藍根對流感等病毒性感冒早期和輕癥有很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板藍根更適合流感早期服用、預防使用。 而廣東省中醫藥博物館館長藍紹清更是表示:非典時,將板藍根列入用藥指南是很嚴肅的事情。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板藍根ISO的正式落地,彰顯了我國中醫藥的文化自信,這對于激發國人保護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極性,有著重要意義,對人民健康、對于發展中醫藥非常重要。隨著包括板藍根在內的更多優秀中醫藥走向全球,中國文化、中醫藥文化也將繼續向世界展現其自信風采,更加豐富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鑒。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