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了神秘夜郎古韻的牛欄江。前沿時報記者李才武 攝 ■中國傳媒聯盟 據 前沿時報記者 訊:李才武 牂柯江,西漢唐蒙浮船進入夜郎的神秘大江。到如今,關于牂柯江的傳奇,考古和史學界都還在嘆討和爭論。貴州何處是夜郎,貴州何處是牂柯江?讓不少人傷透了腦筋。然而,在貴州云南交界,竟然還有一條以大河的身份唯一被稱作江的被稱作“東方最神秘峽谷”——和牂柯江一樣充滿了夜郎古韻的天地為欄,楞眉豎眼,撞破牛欄,尥起蹶子揚長而去,給我們留下的是震撼和驚悸的牛欄江…… 在貴州,“提起威寧,人們很自然就聯想到草海,然而還有一些比草海更為神秘和更具有誘惑力的東西,埋沒于雄渾蒼莽的烏蒙山里,這就是幾條沉沉地劃開云貴兩省的界河:屬于珠江水系的可渡河,屬于長江水系的洛澤河和惟一號稱江的牛欄江。威寧草海自然保護區位于貴州省威寧彝族苗族回族自治縣境內,面積1.2萬公頃,1985年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準建立,1992年晉升為國家級,主要保護對象為黑頸鶴及高原濕地生態系統。”1991年,原《畢節報》記者劉群峰在其《牛欄江紀行》的開篇寫道。然而在那時,距2000年貴州可樂考古發掘還有些年份,縱有前瞻眼光,劉群峰先生在推崇威寧的幾條大河的同時,還很難想起,牛欄江的神秘,其實就是古夜郎國的一個最為有代表性的被自然濃縮的“點”。 在今天看來,比草海更神秘和更具有誘惑力的東方最神秘峽谷牛欄江,其實就是夜郎古國貴州境內烏撒帝國威寧幸存的夜郎大古韻!
黑多牛欄江的蒼茫美景。前沿時報記者 李才武攝 牛欄江為代表的夜郎古韻,至今還養在深閨人未識。 借助厚重的貴州夜郎文化,貴州威寧與云南界河牛欄江,其被認為是“東方最神秘峽谷”,這個認識的厚重程度即將被改寫。 從烏蒙連片貧困區后發躍起的層面看,多彩貴州與彩云之南之間,借助國家實施“一帶一路”戰略,以牛欄江這條發源自昆明(官渡區)這個古西南絲綢之路上的勒波倮姆,流經云南省內11個縣和貴州威寧的古韻大江為紐帶,在貴州威寧智慧融入“一帶一路”中,則滇東北與地處黔西北的威寧,其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的“地圖”就將改寫。 滇東北地區和威寧,同屬烏蒙連片貧困區。在云南省昭通市,11個縣區中,就有10個是國家級貧困縣。在我國西漢時期,這一帶,時西南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通道,一頭是“勒波倮姆”(今昆明市),一頭是“柯洛倮姆”(原威寧治下的得勝坡分縣,今赫章縣的可樂彝族苗族鄉),從古都長安經勒波倮姆到云南大理,這一條世界上最古老的南方絲綢之路,鑄就了中華民族歷史上第一次大輝煌。
狂暴的牛欄江。李飛琴攝 2000年貴州赫章可樂考古取得重大發現后,柯洛倮姆連接勒波倮姆的這條古老的黃金線路,其價值就應該得到發現。然而,云南省至今還未認真思考古“勒波倮姆”的重大歷史價值。在貴州威寧,人們只知草海,而不識牛欄江古韻厚重的巨大價值。如果不是因為當年報道窮苦大鴉海拉的孩子抓鬮上學,記者也不可能深入人跡罕至的牛欄江。但因為方方面面的原因,記者《發現牛欄江》的腳步,也停滯下來。 草海是貴州高原上最大的淡水湖泊,水面面積達3000公頃。本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湖區水質良好,水草茂密、魚蝦眾多,生物資源比較豐富。區內有高等水生植物37種,其中海菜花為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有魚類10余種,鳥類178種或亞種,其中27種為國家重點保護動物,48種屬中日候鳥協定保護鳥類,并為一級保護動物黑頸鶴的主要越冬地之一。此外,區內還發現大量古生物化石和人類文化遺跡。該保護區的建立對黑頸鶴及高原濕地生態系統的保護和研究具有重要價值。多年來,草海旅游在貴州被高捧于云天,被認為是貴州東大門威寧至高無上的旅游大品牌。 而在今天看,草海無非是夜郎古韻的冰山之一角。 從2013年起,在作《發現烏江》的同時,記者冒著江邊老蛇頭有海碗大的危險,冒死深入牛欄江,開始《發現牛欄江》的大型系列報道。
“夜郎公主”任性后的溫柔。李飛琴攝 關于牛欄江,當年劉群峰先生在其《牛欄江紀行》中提到,《大定府志》卷十四載:“威寧州西南至牛欄江一百八十五里與會澤交界”,是作為界河而簡要提及的;《威寧縣志》除作界河提及外,其余并無更詳細記載。古籍描述牛欄江的文字資料實在太少,這大概因其偏僻至極,文人難至。解放后編的《威寧十年》和《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概況》也僅作粗略介紹。 渾厚、蒼涼、野性,牛欄江的美,難于用文字形容。在貴州威寧,據說在牛欄江河谷,生長著一種叫黃果的“再生橘”,頭年結了果,要是人不去采摘,它不但不會掉,第二年又會轉青,秋天又會轉紅,照樣可以吃。據說在牛欄江畔,有著那種讓人過一次便足以驚心動魄的“溜索橋”,煞是讓人驚奇。人與天斗其樂無窮。有很多人說征服牛欄江的感覺就開始來自于那一刻。而在牛欄江,還有一些帶著野性和傳奇的東西,因其河谷的炎熱,據說牛欄江一些地方生長的老蛇,頭有威寧、赫章當地人所說的“海碗”那么大,一見人,就會“呼”地立起······
大鴉牛欄江峽谷。前沿時報記者 劉世艷 攝 牛欄江既有真山真水的畫中江南,也有許多的塞外奇域的景致。還是借用群峰先生的筆法,烏蒙山因其磅礴之勢聞名,而橫斷烏蒙的云貴界河牛欄江,則如深鎖玉樓的大家閨秀,鮮為山外所知,即使偶有知名者也未能睹其芳容。幾乎走遍祖國山川河谷,以“西望有山生死共,東瞻無侶去來難”概括一生的著名旅游家徐霞客游歷了南北盤江后,卻疏漏了盤江的這一同源姊妹。《大定府志》卷十四載:“威寧州西南至牛欄江一百八十五里與會澤交界”,是作為界河而簡要提及的;《威寧縣志》除作界河提及外,其余并無更詳細記載。古籍描述牛欄江的文字資料實在太少,這大概因其偏僻至極,文人難至。解放后編的《威寧十年》和《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概況》也僅作粗略介紹。至今,牛欄江仍是人跡罕至,固其依舊“童貞”。 從這些地名,就已經感覺牛欄江很“夜郎味”了,海拉大鴉,斗古,黑多,野火起,黑石頭,大水井,噫,牛欄江,古夜郎的顏色和韻味。 據說牛欄江在云南巧家縣和金陽縣交界的對坪子街一帶流入金沙江,入口處的江中有一巨石,形狀神似水牛,無尾,占河寬三分之一左右。據說水漲多高也不能淹沒它,只可從左右而過,因此得名。 初見牛欄江,劉群峰先生在其《牛欄江紀行》中寫道:“黃。一點黃。一團黃。然后才是一條黃。這是距牛欄江越來越近的感覺。兩岸的山懶懶地向下延伸,讓出一道峽谷。刀劈斧鑿似的懸下去的地方,顯露出那很夠刺激的水色。一頭猛牛。雖然還聽不見它的吼聲,但那種想一睹風采的愿望已急迫起來。”。而在威寧,聽說記者要踏訪牛欄江,威寧的同志說,要先安排好后事,因為在江邊很多地方,出現的蛇頭有海碗大。
神奇的“過溜”,摘自網絡 牛欄江的神秘,牛欄江兩岸云貴兩省村居的古色,如今,在威寧斗古一帶就能明顯感受。在牛欄江大峽谷里行走,心是格外純凈的,恍如進入歷史的斷層,與古韻高原作無聲的交談,聽它講述那些早已漠化的故事和歲月。野火起,田壩,黑多,“天花板”、“蛇脫皮”、“鷂子翻身”這些小地名,就足夠人去用心感受。上是狹長的天,腳底是迅疾的莽流,兩岸的石巖孤獨而默然,任陽光千年百年幽幽輻射。古韻牛欄江,在有的鹽道上還能依稀看出鏨子鑿過的痕跡,這大約就是惟一的見證。漢武開疆,古西南絲綢之路的艱辛,在牛欄江,都還可以看到。 威寧古稱烏撒,位于貴州西部,為云貴高原的結合部,既是黔西北的屋脊,又是滇東北走廊的交通要道,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歷史文化悠久而厚重。以威寧三條影響深重的大河為線,可渡河岸有“可渡八景”:諸葛大營、苦竹盤根、淌米洞、飛虹佇鶴、荷花池、翠屏積雪、觀音堂、清水溝。而橫江源作為柯洛倮姆的后花園,牛吃水、興隆廠,其沿江無處不在的夜郎古韻,也是威寧旅游后發重要的點。從新石器時代的晚期,到近代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威寧的三條大江大河,都充滿神奇意韻。 關于牛欄江,在其流域的中水、石門夜郎文化早已有名牛欄江的美,美得悄無聲息。在這近乎于與世隔絕的地方,沉重的山水人文風光如此懾人魂魄。其積淀有如萬丈深淵,在古韻的牛欄江,你會真正嘆服古韻的力量,是它將高原和古樸厚重的日子切割得這般支離破碎。牛欄江對生命的威脅太刻骨銘心了,純樸、虔誠與歷史,和江兩岸的山巖之險,仿佛全由一個個驚嘆號組合而成。這個大自然隱秘的拐角,走不出的困惑,巨大的寂寞。沖破閉塞的沖動,開滿野花的草地,貧窮同惰性結合起來顯得根深蒂固的那種不可動搖,有著很深學問的古地名。我行我素的牛欄江,就是打著燈籠也難尋的千古夜郎。 野火起,夜郎古國貴州,因為一個柯洛倮姆,又因為一條古韻的牛欄江,使得貴州人在愈發增加文化的自信的同時,還應該占到一個比牛欄江更牛的智慧高點:開發牛欄江,帶動滇東北!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