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幾年,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到了大力傳承和弘揚,中國人的民族自信心也得到了大力提振,中國的國際形象也日漸提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正越來越成真。這一切都得益于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自任職以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大力推崇。本編(中國企業文化傳播網)將習主席這一身體力行的深厚文化情結,自定義為“習主席的文化理念”。本網(中國企業文化傳播網)將繼續以全新方式展示這一理念,并以獨家視角不斷跟進做系列解讀。 中國傳媒聯盟 據 中國企業文化傳播網 訊: 繼“打鐵還需自身硬”,今年“擼起袖子加油干”也火了!其實習主席的文化理念一直體現著這樣簡單樸素的務實精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歷史悠久的中華文明獨一無二瑰寶;推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本質上是找回民族自信心最務實的作為。習主席曾強調:“一個民族的復興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沒有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沒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極大豐富,沒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斷增強,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習主席構繪波瀾壯闊而宏偉的中國大發展藍圖,一定需要強大而深厚的民族文化做鋪墊做基石。 ![]() 親切、文雅、莊重,民族,盡展大國風范 1.中華文明歷來崇尚“以和邦國”、“和而不同”、“以和為貴”。中國《孫子兵法》是一部著名兵書,但其第一句話就講:“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其要義是慎戰、不戰。幾千年來,和平融入了中華民族的血脈中,刻進了中國人民的基因里。(摘自2017年1月19日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發表了題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 2.沒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底蘊和滋養,信仰信念就難以深沉而執著。(摘自2017年1月6日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發表的重要講話) 3.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家庭。正所謂“天下之本在家”。尊老愛幼、妻賢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讀傳家、勤儉持家,知書達禮、遵紀守法,家和萬事興等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銘記在中國人的心靈中,融入中國人的血脈中,是支撐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設的寶貴精神財富。(摘自2016年12月12日會見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代表時的講話) 4.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物質文明極大發展,也需要精神文明極大發展。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綿延發展、飽受挫折又不斷浴火重生,都離不開中華文化的有力支撐。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增添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摘自2016年11月30日在中國文聯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國作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式上的講話) 5.中華文明歷史悠久,從先秦子學、兩漢經學、魏晉玄學,到隋唐佛學、儒釋道合流、宋明理學,經歷了數個學術思想繁榮時期。在漫漫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產生了儒、釋、道、墨、名、法、陰陽、農、雜、兵等各家學說,涌現了老子、孔子、莊子、孟子、荀子、韓非子、董仲舒、王充、何晏、王弼、韓愈、周敦頤、程顥、程頤、朱熹、陸九淵、王守仁、李贄、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魯迅等一大批思想大家,留下了浩如煙海的文化遺產。中國古代大量鴻篇巨制中包含著豐富的哲學社會科學內容、治國理政智慧,為古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據,也為中華文明提供了重要內容,為人類文明作出了重大貢獻……我說過,站立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吸吮著中華民族漫長奮斗積累的文化養分,擁有13億中國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們走自己的路,具有無比廣闊的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中國人民應該有這個信心,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有這個信心……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一個拋棄了或者背叛了自己歷史文化的民族,不僅不可能發展起來,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場歷史悲劇。(摘自2016年5月17日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6.抓作風建設要返璞歸真、固本培元,在加強黨性修養的同時,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搞自2016年1月12日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發表的重要講話) 7.中國自古講求和而不同、敦親睦鄰,同東南亞文化深度契合。中華文化追求的仁愛尚德、謙恭自省、敏而好學、止于至善,《三國演義》、《水滸傳》等中國文學作品中人物具備的忠義品質,也是東南亞人民所推崇的。(搞自2015年11月7日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發表題為《深化合作伙伴關系 共建亞洲美好家園》的重要演講) 8.要推動全球治理理念創新發展,積極發掘中華文化中積極的處世之道和治理理念同當今時代的共鳴點,繼續豐富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等主張,弘揚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搞自2015年10月12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球治理格局和全球治理體制進行第二十七次集體學習中的講話) 9.希望大家積極主動宣介中華文化,講好中國故事。每一位旅美僑胞都是中華文化的使者,希望你們身體力行展示中華文化魅力。(搞自2015年9月23日在西雅圖出席美國僑界歡迎招待會上發表的講話) 10.要學會做人的準則,就要學習和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學習和弘揚社會主義新風尚,熱愛生活,懂得感恩,與人為善,明禮誠信,爭當學習和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小模范。(摘自2015年6月1日會見中國少年先鋒隊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時寄語全國各族少年兒童的講話) 11.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大力加強黨風政風、社風家風建設,特別是要讓中華民族文化基因在廣大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摘自2015年2月28日會見第四屆全國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代表發表的重要講話) 12.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促進家庭和睦,促進親人相親相愛,促進下一代健康成長,促進老年人老有所養,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摘自2015年2月17日在2015年春節團拜會上的講話) 13.泱泱中華,歷史悠久,文明博大。中華民族在幾千年歷史中創造和延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要把我國歷史文化和國情教育擺在青少年教育的突出位置,讓青少年更多領略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摘自2014年12月20日在慶祝澳門回歸祖國15周年大會暨澳門特別行政區第四屆政府就職典禮上的講話) 14.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人類社會每一次躍進,人類文明每一次升華,無不伴隨著文化的歷史性進步。中華民族有著5000多年的文明史,近代以前中國一直是世界強國之一。在幾千年的歷史流變中,中華民族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遇到了無數艱難困苦,但我們都挺過來、走過來了,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培育和發展了獨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中華民族克服困難、生生不息提供了強大精神支撐。(搞自2014年10月15日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 此前《解讀“習主席的文化理念”系列專題之六》(http://www.zgqywhcbw.com/hy/flash/2014-11-27/5082.html)整理收錄了習主席2014年12月前歷來講話中引用的中國經典詩詞、名句和民間諺語。本輯專題將此后至現在的講話所有的引用進行集中展示,再睹習主席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情熱愛和深厚造詣。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微信:2230587892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