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人民聚焦 訊:當前,我國經濟已經進入發展方式轉變的關鍵時期,呈現出新常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增長動力正在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為主轉向創新驅動為主。與此同時,世界新一輪產業技術革命與我國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形成歷史性交匯,創新驅動、轉型升級面臨難得機遇。黨的十八大做出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大決策,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特別提出京津冀協同發展根本上要靠創新驅動,國家在頂層設計、配套政策等方面加緊推進,很多地方也在加快創新型省份、創新型城市建設,創新驅動正在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和動力源。尤其,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傳播技術迅猛發展,對經濟社會發展和新聞傳播領域產生了巨大影響。近年來,河北省緊緊把握國際傳媒和網絡發展激烈競爭的新趨勢、新變化,依托國家互聯網產業發展的大好契機,按照“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創新驅動、科學發展”總要求,不斷拓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空間,完善政策措施,強化綜合保障,努力為新媒體和各類文化創意機構在冀發展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建設了一批文化與互聯網科技融合發展的產業園區、企業。這對提升主流媒體輿論引導力,增強河北省文化軟實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也必將對加快河北省互聯網產業大發展,提升文化創意產業核心競爭力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真正使互聯網產業創新成為驅動發展的主導力量。
一、把創新驅動轉型升級,作為互聯網產業大發展的靈魂。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北省委、省政府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按照“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把文化產業納入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統一謀劃、推進,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全省文化產業呈現出突飛猛進的發展態勢。尤其,在互聯網產業發展上,始終堅持在“有中生新”和“無中生有”上做文章,注重用現代科技改造提升傳統文化產業,注重用科技和創意培育打造新興文化產業,推動全省互聯網產業發展工作在鞏固深化中開拓創新,在全面推進中重點突破。經初步統計,目前文化與網絡科技融合發展的企業在河北省文化產業規模中約占20%,2013年河北省增加值達到190億元,占GDP比重0.65%,年均增速在15%以上。河北省投資上億元的骨干網絡科技文化企業約30多家,基本形成了以軟件、網絡、游戲和計算機服務為主體,以高技術和傳統產業相結合為特征,數字化和高端化為方向的文化產業體系。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更要清醒認識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河北省以數字技術和互聯網為主要生產方式的“新興文化產業形態”的企業,仍處于起步階段,尚顯稚嫩。進入全國第一方陣的網絡媒體和企業不多,與其他行業融合發展,多種經營成份匯合編隊、抱團突圍態勢尚未形成,致使河北省互聯網產業的整體競爭力不足。當前必須把轉型升級放在統領位置,真正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成為了互聯網產業大發展大跨越迫在眉睫的任務。要把網絡科技創新擺在創新驅動的核心地位,大力提高科技創新能力,著力突破產業轉型升級技術瓶頸;緊緊圍繞制約網絡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障礙,同步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打破不合理的利益格局,激發全社會的創新動力和創業活力。
二、把強化基礎設施建設,作為互聯網產業大發展的根脈。長期以來依靠要素驅動、投資驅動的傳統發展方式空間越來越小,勞動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上升,鋼鐵、水泥、玻璃等行業產能過剩矛盾突出,資源環境難以支撐,傳統產業發展面臨嚴峻挑戰;房地產、原材料等傳統行業投資低迷,企業投資意愿下降、投資能力不足,地方財政收入水平低、調控能力弱,過度依賴投資的增長模式難以為繼。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探索新的發展路徑、尋找新的發展動力,互聯網產業成為了最佳發展戰略抉擇之一。發展互聯網產業必須把根脈筑牢,技術先進,功能完善的網絡基礎設施是發展互聯網,推進信息化建設的物質基礎,目前信息通訊技術進步的速度非常快,技術融合,業務融合,網絡融合的趨勢日益明顯,要加強對技術、業務和網絡引進趨勢的研究和探討,優化網絡結構,提高網絡性能,構建適應新型社會需求的信息網絡平臺,同時建立必要的機制,縮小存在于不同市縣,不同人群之間的數字鴻溝,加快提高互聯網的普及水平,促進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三、把豐富信息資源和業務應用,作為互聯網產業大發展的源泉。當前,河北省經濟發展進入“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在市場有效需求不足、經濟增速下行的大背景下,歷史形成的偏重產業結構和環京津特殊區位使河北省面臨著穩定經濟增長、化解過剩產能和治理大氣污染的多重矛盾和壓力。如果不抓緊培育新的動力源泉,不盡快轉變發展方式,不僅產業結構難以優化,而且穩增長的目標也可能落空。先進國家和地區的成功經驗表明,每到經濟發展轉型的關鍵時期,要擺脫過度消耗資源、犧牲環境支撐增長的傳統模式,必須依靠創新驅動,這是破解河北困境的唯一選擇。要盡快完善產業價值鏈,重點提高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水平,要在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政務金融財稅貿易交易醫療娛樂以及傳統產業改造,這是
信息化建設的關鍵環節,我們要進一步加大信息資源開發力度,開發適應市場需要,和社會需求的各種新技術,新業務,和新應用,通過業務技術創新,拓展互聯網產業的價值鏈,我們要大力發展電子政務,積極推進網上辦公,增加政府管理工作的透明度,擴大公眾參與度,提高政府公共管理的效率和水平,要以
電子商務為突破口,加大互聯網,在生產、銷售、物流、支付、信用管理等各個環節的應用,促進社會經濟活動組織和運作效率的提高。
四、把與京津冀協同發展對接,作為互聯網產業大發展的機遇。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加速推進,三地之間科技教育合作日趨密切,區域創新資源加速流動,有利于河北充分利用京津豐富的科技資源開展多層次的協同創新,解決河北省創新能力薄弱、技術支撐不足的問題;有利于把京津強大的創新優勢與河北省產業升級融合起來,重塑經濟增長動力源泉;有利于借助京津的創新平臺,加快融入全國乃至全球的創新網絡。同時,河北省較好的產業基礎、獨特的區位優勢、廣闊的市場空間、便捷的交通網絡,為聚集創新要素、打造創新平臺提供了基礎條件;科技人才隊伍不斷壯大、企業創新能力增強和部分領域關鍵技術的突破,為開展科技創新、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重要支撐。要主動與京津冀協同發展對接,重點打造環京津互聯網產業發展帶。要緊緊抓住當前正處于協同發展的戰略期,主動在互聯網產業發展前期規劃、政策環境等方面主動尋求與京津合作,有針對性地建設一批疏解京津城市功能的文化產業園區和承接京津要素轉移的文化產業基地。要主動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積極主動承接京津互聯網產業轉移、要素外溢,充分對接京津在市場、資金、人才等優勢資源,不斷提升河北省網絡科技產業項目、園區的規模和層次。
五、把推進網絡與文化融合,作為互聯網產業大發展的動力。推動文化與相關產業及要素的融合是發展文化產業的必由之路,也貫徹落實“堅持文化物質化、物質文化化”的具體體現。要促進文化產業與科技的融合。要建立健全文化與科技評價指標體系,充分利用高新科技成果,改造“傳統文化產業”,升級“現代文化產業”,催生“新興文化產業”。當前,網絡和數字技術裂變式發展,為媒體發展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要強化互聯網思維,以先進技術為支撐、內容建設為根本,推動傳統媒體轉型升級;積極打造各類文化活動、科技創新活動及文化科技活動展示、合作的平臺;培育帶動性強、示范作用大的文化科技創新龍頭企業;重點關注數字內容相關產業、文化裝備相關產業以及科技助推傳統文化產業轉型升級三個領域;廣泛吸引國內外高水平的文化科技和管理人才向文化科技創新型企業匯聚;通過集聚全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業等技術力量,建立新型運行機制,解決“文化藝術大師”與“科技領軍人物”長期以來“隔行隔山”的通病。
六、把提升園區集聚效應,作為互聯網產業大發展的核心。一要下大力氣謀劃實施一批新的、體現河北特色的互聯網文化產業項目和園區。要進一步加大互聯網企業招商力度,面向國內外,引進戰略投資者,推進一批投資規超億元、十億元、百億元的“拳頭”互聯網產業項目,爭取更多互聯網產業項目進入全省重點項目“雙百雙千”工程。二要推動互聯網產業園區不斷拓展提升。重點在加快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創新園區管理體制和運營模式、吸引高端互聯網企業入駐、打造互聯網產業集群等方面下功夫、求突破,爭取更多互聯網產業園區享受省級工業園區待遇。三要積極培育孵化一批創新創業型移動互聯網企業。鼓勵有條件的開發區、生活交通服務便利的城市區域,以“區中園”、“園中園”形式建設移動互聯網產業創業孵化園,支持高端人才、回冀人士、大學生和小微企業的創新和創業。創新團隊在園內設立的移動互聯網獨立法人企業,其創業項目通過評估的,對其貸款給予適當貼息,或根據項目實際情況給予一定創業啟動資金。鼓勵業內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專家或企業家組成導師團,對省內創業團隊和項目進行指導。
七、把完善發展扶持政策,作為互聯網產業大發展的支撐。當前,新一輪文化體制改革,要求文化企業要實現從漸進式調整走向跨越式發展,以市場機制優化資源配置,促進文化生產要素自由流動,進而培育戰略投資者,實現跨行業、跨地區、跨所有制發展。面對互聯網產業新的發展趨勢,除了進一步落實已有的支持互聯網產業發展的政策,還要及時研究出臺新舉措、新政策。要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執法力度,維護市場秩序,保護互聯網產業創新發展的積極性。建立穩定的財政投入增長機制,著力支持互聯網產業重大關鍵技術研發、重大產業創新發展工程、重大創新成果、重大示范工程等。完善稅收激勵政策,結合稅制改革方向和稅種特征,研究并出臺鼓勵網絡技術創新、有利于產業投資的稅收支持政策。加大金融和信貸支持,鼓勵金融機構建立專門服務互聯網產業的專營機構、特色銀行和金融專業服務團隊,為互聯網產業發展提供專業化金融服務;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建設網絡科技金融服務中心,通過政策引導、項目對接、信息服務等方式,服務于互聯網企業和金融機構;引導和促進各類資本參與互聯網產業發展,探索創建網絡科技金融合作實驗區;建立包括財政出資和社會資金投入在內的多層次擔保體系,綜合運用風險補償等財政優惠政策,加大對互聯網產業發展和轉型升級的支持力度。
(中共河北省委宣傳部 李長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