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百姓思安危 扎根基層筑忠誠
--記陜西旬陽縣公安消防大隊楊天祥
文/圖 本網特約記者趙華斌 通訊員劉立 吳永勝
中國傳媒聯盟 據 陜西市政網 訊:
消防官兵是武警序列里一個警種。在很多人眼里,他們只是承擔救火、防火等一些簡單的任務。其實不然,一線消防武警不僅承擔著滅火、救護等服務,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們以國家利益、人民群眾的利益為首要,為大眾百姓排憂解難。他們甚至不惜犧牲去守護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把美好與幸福留給更多的人群。
------題記
近日,筆者走進陜西安康市旬陽縣公安消防大隊,與基層一線的消防武警一同體驗了他們一天的工作。
走進營房,一座四四方方的營房便映入我眼簾,聽說有人找,楊天祥參謀便急匆匆從辦事大廳迎了出來。一張靦腆的笑臉、一身筆挺的軍裝、高大的身材尤顯威武,親切的交談之下,讓我一時很難和媒體上宣傳報道的哪個“楊老師”聯系起來。
向學校授牌
“紅門警營里的輔導員”
2012年1月12日晚21時,旬陽縣某校附近突然失火,從遠處觀望,漫天火光,一片通紅。于是,他隨基層中隊的消防官兵火速趕赴現場。經過3個半小時鏖戰,大火終被完全撲滅。經查,此次火災雖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有五戶七間民房被大火燒成灰燼。望著那些突遭火災而孤苦無助的居民,楊天祥流下了眼淚。
于是,他便思考著如何利用消防監督員的身份在轄區內掀起宣傳消防知識、普及消防知識學習熱潮,讓更多的老百姓參與其中,懂得如何保護自己的生命財產利益不受傷害。
2013年5月20日,楊天祥收到第一份由旬陽縣神河鎮中心學校的消防輔導員聘書。之后,他常常利用休閑時間去學校給老師們、同學們宣講一些實用的消防安全常識。同時,他還利用縣教育局召開各校安全人員培訓會、全縣消防安全重點學校校長培訓會和學校開學、放假等機會宣講消防知識。2013年,楊天祥先后深入學校、機關、社區村莊、院落的那個共開展消防安全講座和消防演練30余次。
消防知識進課堂
“成長的筆記本”
為鼓勵農村孩子努力學習,早日成為國家棟梁,楊天祥在各學校宣講消防安全知識的同時,總不忘給他們講講名人勵志的故事。
采訪中,在旬陽縣神河中心校,我們發現在每個學生手里都有一本楊天祥贈送的筆記本,且每一本筆記本的扉頁上都有楊天祥親手寫下的勵志語句。
“雖然農村孩子的生活條件差,但是我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讓農村的孩子們能健健康康學習,早日長大成才”。他說。
楊天祥個人的成長筆記本記錄著,2010年他從軍校畢業后,主動要求到邊遠地區旬陽縣消防大隊服役,短短幾年時間,不僅成為一名優秀黨員,而且多次獲獎,2012年度被旬陽縣公安局評為“先進工作者”、被縣人民政府評為“先進個人”、被安康市公安消防支隊評為“三爭優”先進個人;2013年度又多次受到表彰。
現場指導
“走基層,助困解憂”
“農村火調是當前工作的最大難題,因為農村不僅路途偏遠,交通不便,而且居住分散,電氣線路有老化嚴重,加之缺乏防火滅火消防安全知識,一旦發生火災后果將不可想象”。
2013年3月某日,楊天祥和同事一起去旬陽縣小河鎮的一個小山村進行火調,當他看見受災戶兩個老人、一個婦女和兩個小孩無助的蹲在院子里哭泣著時,他心都碎了。于是,楊天祥便積極聯系村民和村委會,在一片相對開闊的平地上搭起帳篷,組織當地群眾捐助衣服被褥,并積極與當地民政所協商善后事宜。同時,他帶頭捐助了隨身僅有的三百元錢現金,受到了當地百姓的稱贊。
為進一步做好農村地區的火災隱患排查,一方面他積極協調聯系公安部門,通過召開會議、組織培訓、下發文件等多種形式促進基層派出所保質保量的做好好消防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另一方面堅持一線工作法,先后多次深入偏遠派出所及鎮、村和單位手把手教業務,電話聯系指導促進公安派出所消防工作的深入開展;同時,他堅持聯系溝通機制,及時主動和各派出所分管安全副所長溝通聯系、答疑解惑。通過以各種手段不斷的督促,轄區派出所的消防工作“職責”意識進一步加強,消除火災隱患的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廣大民警從不會抓消防到善于抓消防,從不愿干消防到勇于干消防,有了深刻變化,有效的預防和減少了旬陽農村地區惡性火災、群死群傷火災和“火燒連營”一燒一片的火災事故的發生。
現場演練
“老百姓的貼心人”
“服務百姓是我們應盡的職責,如果不服務好百姓,我會深感愧疚......”“我們不僅要為他們服務好,而且要讓經營者安全經營、放心賺錢,給當地的人民群眾創造一個良好的安全生存環境,這樣我們也就踏實了”楊天祥說。
長期以來,由于液化氣供氣站點利潤低薄,運輸存儲難度大、要求高,導致很多供氣點不愿花錢按要求設置標準、安全的瓶庫,安全隱患極大,給經營群眾和附近居民的安全造成極大威脅。
了解此情后,楊天祥一是聯合當地燃氣主管部門,在2011年底和2012年初先后三次深入全縣22個鎮的液化氣供氣站點進行實地調研;二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及時的編寫了《小型液化氣供氣站點瓶庫消防安全設置要求》,將《建筑設計防火規范》、《陜西省城市燃氣管理辦法》和《城鎮燃氣管理條例》中關于小型液化氣鋼瓶存儲相關要求羅列出來,方便群眾了解和整改;三是俯下身子,助困解難。在對全縣所有液化氣供氣站點逐一檢查、提出整改意見的基礎上,他從思想上積極開導各燃氣點經營戶,吃住在一線,與百姓交朋友。經過整改,該縣所有液化氣供氣站點的液化氣瓶庫全部整改,達到優良;四是他結合檢查驗收發現的問題和從業人員缺乏安全常識的問題后,積極組織全縣所有燃氣點經營戶進行消防安全知識培訓。經培訓,全縣所有液化氣供氣站點均取得了城市燃氣許可證,結束了從業人員安全意識差、瓶庫安全隱患大和無證經營的局面。
消防安全檢查
“扎根基層筑忠誠”
楊天祥1986年出生在甘肅天水的一個農民家庭,哥哥、弟弟分別在上海、安徽某單位工作。隨著年輪的變化,父母步入晚年后身邊幾乎是無依無靠。
2013年4月的一個周五,楊天祥像往常一樣給家里打電話報平安,卻怎么也沒人接,于是楊天祥將電話撥給鄰居家的阿姨,鄰居阿姨告訴他,說父母近來身體極為不好,叫他們盡量找時間回家看看。掛斷電話,他站在食堂門口淚流滿面。第二天他便急匆匆向單位告假趕回老家。回家后,他才知道父親患上了“腦梗塞”,母親也患上嚴重的婦科病。于是他急忙帶母親前往位于蘭州的甘肅省婦幼保健院住院治療。到了醫院,楊天祥通過主治醫生的的介紹,才知道母親的病情已經到了必須動手術的地步。母親在醫院動了手術,身為兒子的他本應好好在旁邊伺候吃喝幫助恢復的,哪知偏偏就在這個時候四川發生地震,母親還從病床上爬不起來的他,接到部隊打來的電話。單位教導員告訴他:部隊進入戰備狀態,要求所有休假人員必須于次日12點前歸隊!母親看見他掛斷電話后,沒有挽留、沒有責備,只是告訴他:“國家的事情是大事,回去時候注意安全,別操心我”!
“總是向你索取卻不曾說謝謝你,直到長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每次離開總是裝做輕松的樣子,微笑著說回去吧轉身淚濕眼底,多想和從前一樣牽你溫暖手掌,可是你不在我身旁托清風捎去安康……”每當他聽見《父親》這首歌曲,楊天祥總是淚滿眼眶,總是會想起兒時的頑皮,總是會想起父母的諄諄教誨。
“為了國家的利益,為了人民群眾的利益,我們付出的再多都是非常幸福的......”楊天祥總是這樣要求自己。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