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民種糧補貼是我國政府為了鼓勵農民種植糧食,提高糧食產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而實施的一項政策。 種糧補貼的對象是符合條件的種糧農民。然而,近年來,一些腐敗分子利用國家惠民政策實施過程中監管上的漏洞,虛報騙取國家惠民政策資金,“雁過拔毛”、虛報冒領、截留挪用、貪污侵占等問題不斷出現,而這種現象尤以黑龍江省比較突出,黑龍江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也充分發揮監督執紀問責職能作用,嚴肅查處了一批群眾身邊的腐敗和作風問題。 例如,2018年9月,黑龍江省紀委監委通報8起典型案例中,有綏濱縣忠仁鎮聯合村黨支部原副書記王良喜、村委會原主任欒井芳騙取種糧大戶財政專項補貼84萬元;克東縣蒲峪路鎮古城村原會計李興海為親友虛報套取大豆種植補貼3萬余元;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畜牧局奶牛發展辦原副主任白玉剛,伙同某牧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某騙取國家補貼款61萬元;鶴崗市東山區東方紅鄉紅旗村黨支部原書記黃體有等人利用負責申報、審核、發放國家財政良種補貼工作的職務之便,虛報種植面積501畝,騙取國家良種補貼款3.5萬元等。 但這些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始終沒有引起泰來縣相關領導的重視。泰來縣張建德反映,從2004年至今長達20年,泰來縣湯池鎮政府一直采用“賬外賬”騙取種糧大戶財政專項補貼,20年套取的種糧補貼上千萬元,但泰來縣湯池鎮政府欺上瞞下近20年的“優良傳統”,始終沒被紀檢監察部門發現并追究相關責任人的刑事責任。張建德反映,他于1995年3月與湯池鎮黎明村簽訂了關于黎明村長灘江套四荒地的承包合同,在黎明村的支持下進行了圍堤開發到1998年,1999年該地塊被湯池鎮政府征用,變更為湯池鎮機關農場,收費標準和村民標準一樣,交農業稅和村堤留每畝地25元。 2004年稅費改革時,張建德申報了國家的農業支持保護補貼。國家每畝給補貼40元,到2022年每畝補貼至57元,但他種植的915畝土地始終沒有領到應有的補貼。張建德多次找鎮政府過問此事,得到的回答是國家沒有補貼。 據悉,自2004年開始到2017年,湯池鎮機關農場共8818.50畝耕地的國家農業補貼款被截留,按保守數字每年每畝40元計,截留金額約493萬余元。 張建德反映,2020年,其從泰來縣湯池鎮農業支持保護補貼信息采集表上發現,2018年至2022年,連續多年國家農業地力補貼款都被湯池鎮政府暗箱操作,變相截留,9人5年頂名冒領國家農業地力補貼款近277萬元。其中2017年領取國家地力補貼的信息表上,湯池鎮人大主席王建剛和原林業站站長王學來也公然弄虛作假,其名字出現在補貼信息采集表上,冒充農民領取種糧補貼。 我國擁有14億人口,糧食安全至關重要,國家針對糧食產業也是不斷加大扶持力度。據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正式下發的補貼通知,2023年度黑龍江地區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標準為57.78元每畝,補貼對象是實際種糧的農民。利用職務套取國家糧食補貼,可能會構成職務侵占。或者是職務貪污。對此,《刑法》第271條規定: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占為己有,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數額巨大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處沒收財產。騙取的國家補貼行為也可能會構成詐騙罪,對此,《刑法》第266條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那么,套取國家糧食直補政策具有“優良傳統”的湯池鎮,究竟如何走“賬外賬”?套取國家財政資金究竟去了哪里?為何長達20年當地不監管? 張建德反應,湯池鎮政府機關農場經營近2萬畝土地對外發包。2023年12月22日,鎮政府僅對張建德原承包土地對外競價發包就有1844畝,合同簽字人為鎮政府人大主席王建剛,鎮長秦德超,見證人為鎮長王辰。這嚴重違反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制止黨政機關和黨政干部經商、辦企業的規定》。 附具體截留,頂名冒領證據表: ![]() ![]() ![]() (責任編輯:責任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