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閬中寶臺—武棚攜手鄉村振興,共建現代農業產業
中國眾識網3月16日(文/龔茂培 圖/任飛)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斗芳菲,陽春三月,姹紫嫣紅。寶臺鄉與武棚鄉緊緊抓住鄉村振興的契機,共話未來,互結友好,互通信息,共謀發展,攜手鄉村振興,共建現代農業,積極推動特色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
3月15日,寶臺鄉組織本鄉市人大代表、村支部書記、駐村鄉干部和產業大戶業主組成的鄉村振興、產業發展考察團赴儀隴武棚鄉參觀考察。
考察團在武棚鄉黨委書記鄧存銘的帶領下,對以肖家梁村為核心的特色產業帶進行了重點考察,所到之處,映入眼簾的是花的海洋,成塊成片雪白的李花,粉紅的桃花如癡如醉,紛紛為武棚鄉干群創業精神和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的成效所信服。
圖
據了解,儀隴縣武棚鄉地處儀隴腹心地帶,是重要的客家文化傳承地,以其獨特優越的地理區位,便捷的交通物流,緊緊圍繞建成現代農業特色產業示范鄉和現代水果之鄉為目標,把培育現代農業產業園作為鞏固穩定脫貧成果的奮進動力,勾勒出一幅世外桃源般的山水田園生活畫卷,該鄉通過引導教育共規模流轉農村土地7300畝,規范栽植優質脆紅李2500畝,脆紅桃800畝,柑橘300畝,葡萄、火龍果2500畝,中藥材1200畝,構成了“東葡”、“西桃”、“北蔬”、“南李”、“中藥材”的發展格局,初步形成了以肖家梁為核心,10村連片建設的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該鄉為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產業組織優勢,鄉農業產業園采取“公司+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形式組建農業產業化聯合體,實行產、加、銷一體化經營,全鄉共有種養業主23人,并統一建立用工使用平臺,規范勞務用工市場,支持業主抱團發展,并通過互聯網建立電商銷售平臺,2018年全鄉產業效益4000余萬元,人均收入2萬元。
通過現場考察和情況介紹,寶臺鄉鄉村干部紛紛表示以武棚為榜樣,深入開展“院壩里說事,板凳上交心”走基層惠民生活動,認真查找差距,圍繞“做優黨建,做強基礎,做大產業,做實民生”的工作思路,多措并舉,制定規劃方案,重教育、強基礎、興產業、惠民生。以武棚肖家梁村產業園為龍頭,以寶臺碑埡嶺村、夾渠溝村產業為起點,以特色產業為支撐,以農民增效為目標,實現共同富裕。
圖
目前,全鄉已建立產業園12個,規劃產業園6個,成立專合社5個,家庭農場1家。 審稿:高民 責編:楊光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