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副所長王文生(前排左一)、銅仁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寇啟聰(中)與中國網大數據門戶網總裁謝金明(右)共同簽署合作意向書 中國傳媒聯盟 據 中國網8月5日訊 精準扶貧無疑是當下熱詞,但如何具體落實這一概念卻成為了困擾人們的難題。在這如火炎夏之日,貴州省銅仁市就此難題交上了一份優秀答卷。5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網大數據門戶網與銅仁市人民政府及銅仁高新區在高新區會議室就布局實施中國農業大數據“151”工程(以下簡稱151工程)簽署了意向書,標志該工程已經正式開始實施。 記者獲悉,此次三方簽署實施的151工程將在銅仁市高新區落地實施,工程涵蓋“一園、一地、五中心”等7部分。其中,“一園”是指將要成立的貴州國家農業大數據創新科技園,該園區將以高新區為實地落地點,強化社會合力,切實推進產業建設和精準扶貧工程推進。五中心則指的是將要建設的貴州農業大數據基礎服務中心、貴州農業科技大數據決策支持中心、貴州農業大數據農產品交易中心、貴州農業大數據金融創新中心和貴州農業大數據新聞中心,加強基層組織構建,深度發掘農業大數據在不同領域的產業價值,助力當地扶貧工作開展,也為我國農業大數據產業建設貢獻力量。一基地全稱則是貴州“互聯網+”農業創新人才培養基地,該基地將嚴格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所提出的“扶貧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的指導思想,為我國農業大數據培養后備人才,為欠發達地區的產業發展貢獻力量。
![]()
中國網總工程師田玉成(前排右一)、中國農科院信息研究所副所長王文生(前排中)與中國網大數據門戶網總裁謝金明(前排左)參與座談 151工程當中的每個組成部分自成單元又相互聯系,構建成為了一個大規模、多種類、廣領域的全產業體系,對農業大數據進行采集、分析、挖掘,扶植當地農業產業發展,達到精準扶貧、精準富民的目的,同時創造就業、承載企業、技術升級,致力打造我國農業大數據發展的生態全產業鏈,讓大數據走向農業農村。 工程還將搭建國家基層農技推廣服務云平臺(以下簡稱平臺)。該平臺是在農業部科技教育司等支持下,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研發的基于移動互聯的基層農技推廣服務云平臺,平臺利用移動互聯等現代信息技術,對農業生產生活中的數據、資料等信息進行采集和整理,幫助農民朋友進行農技推廣工作和管理、農情和突發事件處理等,用移動云終端武裝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創新基層農技推廣與管理手段,提升以基層農技推廣人員為核心、相關社會力量參與的基層農技推廣公共服務能力,為農民提供高效便捷、簡明直觀、雙向互動的農技推廣服務,實現信息到村、服務到人、技術到田,全面落實精準扶貧工程建設。 據悉,在三方簽署意向書后,還將于本月舉辦“貴州省農技云平臺開通暨農業大數據中心揭牌新聞發布會”,目前發布會及工程各項工作均有序進行。 中國傳媒聯盟 糾錯QQ:2230587892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