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據 消費日報網河南頻道訊 種子市場亂象讓一些農民直呼“傷不起”。假劣種子坑農害農事件年年都有發生,種子市場混亂現象除了執法機關工作人員業務不熟練,不專業,有的便是有關系、利益銜接。 種子是一種特殊的商品,質量的好壞通過肉眼很難判斷,而等到收獲來臨,假劣種子有區分時候,一切為時已晚。所以就出現農民艱難維權,甚者維權無果走上自殺絕路也屢見報端。
(豐達一號)
(同一國審編號的懶一噸一號) 近日,接群眾投訴:在周口市農資大市場買種子在市場上選種子,花里胡哨的名字讓他們直發蒙。周口市豐源種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小麥種子“懶一噸一號”、“豐達一號”,宣傳的都是矮大穗、抗倒伏、特抗病、超高產。但國審號都是標注2010008,不知怎么回事,請求幫助了解情況。隨即本網派遣農資維權志愿者協助趕赴周口市農資大市場了解情況。 9月24日下午,維權志愿者到達周口農資大市場,裝作顧客走進周口市豐源種業有限公司銷售處,和群眾反映的情況一致。在市場的第一排七八間門面房里面堆放大批的“懶一噸一號”小麥種子和部分“豐達一號”小麥種子,用的是同一國審編號2010008。因為時間已晚,志愿者把問題反饋給本網人員就離開了。 9月25日上午本網人員又對市場進行核實十點左右,本網將這一情況反饋給周口市農業局,因為這里屬于川匯區,周口市農業局指派川匯區種子管理站出現場,說那里離市場不遠,你們稍等,馬站長帶人隨后就到。馬站長帶領執法人員十一點多就迅速趕赴現場,在這家周口市豐源種業有限公司銷售處,已經看不見“豐達一號”小麥種子。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懶一噸一號”其負責人這樣解釋:“懶一噸”是我們的商標,已經注冊過了,我們的品種是“蘇育麥1號”,“懶一噸”和后面的“一號”沒關系,和上面黑體字“蘇育麥”才是品種名字??此拼蠖褑栴}的種子,被老板說的頭頭是道。對此馬站長解釋:目前種子標簽管理辦法我們看也不合適,但沒法規明確的規定解釋,我們對這也沒辦法呀!對于標簽品種特性,去除了株高85cm,不抗倒伏等不利銷售的問題馬站長表示那是小問題,不過還是有的。 至于小問題怎么處理我們不敢妄論。 但針對于執法部門的“尷尬執法”。我們上網查了《農作物種子標簽管理辦法》,現在用的是2001年通過的標準,的確有許多的漏洞需要添補,在這里我們也呼吁相關部門盡快制定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規來適應現在的種子市場,規范約束市場的正常秩序,讓問題種子無藏匿之地。 附:《農作物種子標簽管理辦法》摘選。 第十四條 標簽標注內容應當使用規范的中文,印刷清晰,字體高度不得小于1.8毫米,警示標志應當醒目。可以同時使用漢語拼音和其他文字,字體應小于相應的中文。 【相關銜接】:據鄭州新支點農業咨詢有限公司負責人李鑫說,種子市場執法有兩把“槍”,一把在工商管理部門手里,一把在農業部門手里;但兩把“槍”經常都打不響,致使種子市場秩序難以好轉。 工商部門每年都要開展“紅盾護農”行動,但由于種子生產、經營專業性強、環節多,工商部門業務不熟,有槍不會放。 農業執法這把“槍”,經常是端著不放。當前種子市場經營主體主要為農業局下屬公司及其下崗職工、農業科研院所公司,以及原農業部門人員組建的民營公司,大部分出自“農門”,大家都是熟人,執法難度很大。更為嚴重的是:許多基層農業執法部門大部分人員需要通過收費罰款養活自己,導致“以罰代管”現象突出。 ( 陳晨 張開玉) 責任編輯:小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