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海南省企業家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姜榮
改革開放至今,伴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中國企業管理培訓咨詢行業也蓬勃發展三十多年,雖然為經濟支柱的廣大企業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顯現出來諸多行業與機構發展的問題。我們先來傾聽一下來自廣大企業家和企業員工的呼聲:
“很多沒有管理學科履歷和實戰才能的所謂大師們風靡全國,講學現場圈錢無數,下課走人杳無音信“。 “學習課程龐雜不體系,學費太貴,有的課程一個小時幾十萬。聽課時熱血沸騰,仿佛大徹大悟。回到企業無從下手,理論脫離實際,企業頑疾無法根治,管理效能無從提高,有的反而經營一蹶不振“。
綜上所述,總結為一句話:“大師理論火熱三寸,學員實操冰凍三尺”。
學以致用,方為培訓咨詢之目標。那么培訓咨詢的系統實戰化和長效改善化成為了廣大企業家及學員的強烈愿望。帶著問題和愿望,2020年1月,筆者對海南省企業家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疆榮企業管理咨詢(海南省)有限公司董事長、資深企業管理診斷專家、國學與企業管理實戰專家、一級人力資源管理師考試培訓師姜榮先生進行了專訪。
姜榮先生面對上述問題和期望,直抒胸臆,三個“必須”和三個字“杰、全、道”。三個必須分別是:企業管理培訓咨詢機構的專家團隊,應當是廣大企業管理體系的“診斷專家、治療醫生、康復護士、健康顧問”,所以必須剔除“蜻蜓點水、淺嘗輒止、孤芳自賞、誤人子弟”的“忽悠大師”;必須重用管理學科理論研究和實戰技能相結合的雙技能專家;必須為服務的企業建立完整并良好運行的培訓咨詢循環系統。三個“必須”總結為一句話和三個字就是“杰、全、道”,也就是中國需要“杰、全、道”類型的管理咨詢機構“,具體如何來理解“杰、全、道”三個字呢?姜榮先生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首先,培訓咨詢企業需要杰出的企業品德。也就是培訓機構的專家團隊和運營團隊需要高尚優良的職業道德、正向勤勉的專業價值觀、敬業奉獻的春蠶精神和堅韌擔當的師資責任,以身作則,為人師表,身先力行,以德馭術,摒棄高傲自滿,心浮氣躁,自居專家,盲目圈錢的不良心態!
其次,培訓咨詢企業需要在某個專業領域全方位、全系統、全過程、全細節化的培訓和咨詢,整合形成一個咨詢服務模塊,系統化降低企業成本。另外,“培訓容易咨詢難,講著輕松做成難”!培訓咨詢機構不僅要先做好培訓,更需要以咨詢服務實操為核心任務。到企業實際中去,深入調研、理論聯系實際的拿出有的放矢的改善方案,與企業全員共同磨合,深入實操,務必改善,勤勉躬行。比如專家團隊應當經常深入企業最艱苦和實操的一線崗位,與企業各級成員加班加點、披星戴月,切實可行的改善細節,達到系統化改善的管理優化目標,這個過程中避免出現“不切實際、頭痛醫頭”!然后,培訓咨詢機構的專家團隊還應當與企業將優化的管理系統鋼平臺常態化、健康化運營,再輔以定期巡診和輔導咨詢,長效化穩定咨詢成果。
最后,上述的一個培訓咨詢第一個循環完畢后,培訓咨詢企業還需要對廣大企業授之以漁、授業傳道,幫助企業建立“自我診斷,自我治療,自我康養,顧問輔導”的內外結合循環體系,使企業長期處于一個健康運營的狀態中。
未來的世界經濟是服務贏得市場的時代,企業不僅要繼續深耕調研、設計、制造營銷的過程中,而且更要樹立全程系統化的服務意識和標準操作。最近十年,以深耕服務細節而贏得市場口碑的企業很多,比如餐飲業上市公司代表“海底撈”,商貿業民營巨頭代表“胖東來”等等。這些企業皆服務感動消費者人心,形成忠誠度和美譽度贏得市場。得人心者得天下,得人心者得市場。那么中國的培訓咨詢機構應以“細節服務感動客戶”作為座右銘,堅持不懈,深根固本,與中國經濟共興共榮!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