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七十周年”系列報道之一
是改革開放 成就了一個農民的企業家夢想 ——專訪浙江省義烏市金升塑膠有限公司董事長 金爾昇 【提要】眾所周知,義烏的發展是一個奇跡!它既不是臨海城市,對外貿易上沒有地理上的優勢;也不是經濟特區,享受不到政策上的特殊待遇;更無厚實的工業基礎和豐富的自然資源;憑借著義烏人敏銳的商業頭腦、艱苦卓絕的奮斗精神,毅然走出一條具有非常“義烏特色”的經濟發展之路,造就了天下第一“市”,建成了舉世聞名的“小商品之都”。許多到義烏考察過的經濟學者都認為:義烏的經濟發展模式是無法用既有的經濟學來解釋的。 在中國的大部分城市活躍著這樣一群人,他們有著“義烏”獨有的標簽,做事果敢、勇于擔當、甘于奉獻。和其它許多人不一樣的是,他們所取得的榮譽和業績全憑自己赤手空拳打拼得來的。在義烏,他們都有著一段扎實蟄伏的時光,正是這段時光,義烏還了他們一個更優秀的自己,也讓他們成了一個更好的自己。這次采訪的浙江省義烏市金升塑膠有限公司董事長金爾昇,就是這樣的人。認識金爾昇的人,也許只知道他是浙江省義烏市金升塑膠有限公司董事長,而熟悉他的人卻知道他曾經還擔任過:浙江省金華市第六屆人大代表、義烏市第十一屆政協委員、義烏市小商品商會副會長、義烏市工商聯副主席、浙江省義烏市中國小商品城商會副會長等職務,現在還兼任著金華市人民檢察院的行風監督員。今年8月15日,中共黨員的金爾昇,以其多年奮斗經歷、發展地方經濟的貢獻與回報社會的公益品質,獲相關媒體觀網網民推薦的“新中國70周年浙江70位企業貢獻人物”榮譽。 這位有著敏捷思維、不懼挑戰的男人,究竟如何從一個地道的農民成長為一名義烏優秀企業家?他有著怎么樣的魅力可以叱詫義烏幾十年?讓我們一同跟隨筆者(“央視《人物訪談》欄目組”執行主任 宋紅衛)的采訪,走近他,了解他。 筆者:金董事長,您作為地道的義烏人、義烏國際商貿城第一代創業者之一,能否簡單的介紹一下幾十年的創業歷程? 金爾昇:我出生在義烏市北苑街道的一個小村,名叫小三里塘村,童年時家境貧困,上學時經常要光腳走1公里的泥路,臨近學校才舍得把鞋子穿上去,只為了鞋子能多穿幾年。22歲前我在農村生產隊干活,和那個年代的許多人一樣,是在艱苦的環境中成長的。22歲那年,我走進了尚未正式開放的義烏小商品市場,歷經千辛萬苦,掙到一些小錢。26歲那年我突發奇想,用紗巾改制頭花擺攤售賣,竟然供不應求。于是我就組織全村人一起來加工,生意越做越大。后來我又嘗試制作了閃光的頭花,再次博得市場和客戶的認可。就這樣,我挖到了創業的第一桶金也成為了當時帶領村民共同富裕的典型,地方報紙刊登了我的新聞。之后我被選上了義烏市北苑街道小三里塘村書記、經濟股份合作社理事長。一當就當伍屆,連選連任,當了十五年之久。 十年后,我創立了“金達”頭花品牌。2001年成立了義烏市金升塑膠有限公司,開始生產的熱熔膠棒,遠銷歐美,榮獲金爾昇著名商標。2009年, 我投資的義烏市黃楊梅燈具建材專業市場開業。經過精心培育,這個市場現已成為全國燈飾行業小有名氣的平臺與集散地。 近幾年我又斥資建成了兩萬多平米的金升大廈,成為了浙江義烏企業家的經典榜樣之一。
【金爾昇和他的“金升大廈”】
“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對于義烏土生土長的我來說,故鄉永遠是一幅珍貴的水墨丹青畫,永遠是心靈依靠的溫馨港灣。是義烏的山水養育了我,是義烏的文化滋養著我的成長。作為義商代表,我熱愛我的家鄉。
【宋紅衛主任與金爾昇董事長親切握手】
筆者:作為改革開放后的第一代義烏企業家,在義烏用“風云人物”來形容您不為過吧!您認為當代企業家應該如何作為? 金爾昇:我認為,每一個成功的企業家,都是時代的產物。因此一個有作為的企業家首先應該擔當起時代的責任。 一個人的價值不在于創造了多少財富,而是取決于他對社會所做的貢獻。在做好企業的同時,不忘回報社會,熱心社會公益事業,關注弱勢群體,用自己創造的財富,不斷回饋社會,拉近人與人的距離。只有這樣,才能將企業發展與時代需要相結合,乘勢而上,才能有所作為。 為此我會積極參加人大和政協的各項參政議政和民主監督活動,努力為義烏的市場發展和義烏各方面的發展,為社會經濟發展貢獻應有的力量。 其次,作為一個企業家也要牢記使命,不忘初心,為社會盡到一個共產黨員的歷史責任。可以說,是偉大的改革開放圓了我的事業夢。從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民,成長為浙江義烏著名的企業家過去、現在、將來,我將繼續關注、關心社會助學、扶貧等公益事業,盡我所能地幫助其他人共同致富。以公益情懷感染他人和回報社會,以一個共產黨員的品德和境界,溫暖這個社會。 第三,作為一個企業家,要勇于創新,不斷在否定自我和自我奮斗中追求自身的創業潛能,在日常的工作中,不斷地研究市場摸索經濟發展的基本規律,讓企業立于不敗之地。 筆者:您怎么理解“義烏精神”? 金爾昇:義烏精神可以概括為十二字:勤耕好學、剛正勇為、誠信包容。這個義烏精神,是義烏人民改革開放以來實踐中不斷總結出來的,已深深融入義烏人的血液之中,已經鑄成了我們義烏人的特質,義烏之所以能創造“無中生有”、“點石成金”的發展奇跡,其根源就在于此。我們著力建設世界“小商品之都”,義烏大地處處煥發出新一輪大創業、大發展的勃勃生機。
【金爾昇接受“央視《人物訪談》欄目”專訪】
筆者:“新時代、新使命、新作為”,身處社會轉型升級的大背景,您是如何發展自己今后的事業的? 金爾昇:作為我們企業的人,必須與時俱進,自己的事業必須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為時代需求不斷地去探索前進。大健康事業是時代發展的需求之一,也已經成為國家發展戰略。如今,我的企業已成功的向大健康事業轉型,進軍健康產業,為義烏高質量高水平的健康事業發展服務。我們將繼續圍繞“大健康”這個發展中心,逐步走向智慧健康、綠色健康,致力于用健康的理念發展義烏、服務義烏、宣傳義烏。在講好義烏故事的同時,期待能在“一帶一路”、世界“小商品之都”的建設中發揮自己更大的作用。面對未來,我有信心,在公司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在“義烏精神”的鼓舞下,讓大健康事業越來越繁榮!
【訪談結束后,金爾昇董事長與工作人員合影】
筆者:您作為前輩和導師,對當下創業和正準備創業的青年人,特別是80后、90后有什么建議?金爾昇:首先就是堅持!這幾十年下來,我見證了太多企業的成功和失敗,發現真正成功和能享受勝利果實的,無一例外都是堅持到最后的人。其次,要把創業激情和踏實的工作精神緊密地結合起來。第三,年青人要善于學習并把學習成果應用實踐之中。 筆者:誠然,今天的浙江是中國民營經濟最發達的省份之一,是當之無愧的創新大省、文化大省、人文大省,更是品牌大省!浙江有太多值得宣傳和學習的傳奇貢獻人物了。作為浙江義烏民營經濟領軍人物,預祝您:乘“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70周年”的東風,在新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征程中,事業騰飛、再創輝煌!祝您健康! 金爾昇:謝謝你! 央視《人物訪談》欄目 宋紅衛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