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一代對《孝莊秘史》這部劇不會陌生。 2002年,《孝莊秘史》在湖南經視綜合頻道首播,收視率高達23%,之后在國內8家地方臺播出,掀起收視狂潮。 改編自清朝孝莊文皇后生平,將大玉兒(劇中的孝莊文皇后)波瀾壯闊、纏綿悱惻的一生,鑲嵌進大清的開國風云,以“秘史”之姿進入視線的《孝莊秘史》不可謂不驚艷。
許多人將該劇奉為經典,表示多年都受到孝莊的智慧教育影響,也有人表示因為該劇對歷史生起了無限興趣。 毋庸置疑,《孝莊秘史》開創了國內秘史劇先河,對于觀眾和行業都有著深遠影響。自此,導演尤小剛開啟了秘史劇生涯,數年間相繼推出了《皇太子秘史》《太祖秘史》《康熙秘史》《楊貴妃秘史》《西施秘史》《乾隆秘史》等數部秘史題材劇,伴隨了一代觀眾的成長,可稱當之無愧的秘史劇第一人。
尤小剛 然而說起《孝莊秘史》的誕生,尤小剛導演用了一個詞“偶然”。 《孝莊秘史》的開創性與獨創性 《孝莊秘史》之前,國內古裝劇主要以歷史劇和戲說劇為主,前者代表是《雍正王朝》,后者代表是《康熙微服私訪記》。 當時,尤小剛對古裝劇并無太大興趣,他的作品集中在現實領域,唯一值得一提的是1990年的古裝作品《巾幗悲歌》。該劇靈感源于歷史小說家姚雪垠的作品,講述的是李自成揮師河南時,女將慧梅大義犧牲的一段故事。
后來,在拍攝都市情感劇《欲望》時,主演之一的劉德凱偶然向尤小剛求助,說自己手中有一個劇本,面臨許可證報批困難、經費短缺等問題,問他要不要參與。尤小剛于是看到了這個當時名為《大玉兒傳奇》的劇本。 尤小剛說,他有一個習慣,看東西必須搞得清清楚楚。于是他去翻看了故事中涉及到的歷史,才發現大有可為。 “那是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是一個四十萬人的軍事共和體制入主中原、明清兩代更替的故事。”
尤小剛被這段歷史的魅力吸引,并且捕捉到了劇本中的人物在這段歷史中的地位和作用。當時“秘史”的雛形便在他心中出現,他認為可以不正面描述一個王朝的大起大落,而是換一個角度。 “通過王朝里歷史人物的歷史命運,探索人物的心理軌跡和人物關系,以及人物關系演變的過程,從而反映出那個歷史階段的真實面目。” 尤小剛決定擔任該劇的出品人及導演。原先的劇本筆觸細膩、纏綿悱惻,是一個風花雪月的言情故事,符合臺灣瓊瑤時代的風格。他首先提出讓編劇來改劇本。 “要有嚴肅的歷史史料,做佐證做背景”、“把人物的命運軌跡和歷史進展嚴密結合起來”。 為了滿足這個標準,他與編劇楊海薇查閱了包括正史、野史在內的大量史料,摞起來有兩米高。
修改后的劇本,大大提高了歷史嚴謹性、加深了政治濃度、弱化了言情感,包括加入了不少如范文程這樣的歷史人物強化前朝政治。尤小剛成功地將描述女性愛情的《大玉兒傳奇》變得有據可查、有史可依。 《孝莊秘史》就這樣誕生了。 尤小剛定義秘史劇是“在歷史的字里行間寫歷史人物的故事”。 秘史劇的創作有獨到方法,區別于歷史劇與戲說劇,“在浩如煙海的資料中進行研究和探索,并且加以戲劇化。” 他用郭沫若的一句話形容是“歷史學家研究的是被證明已經發生的證據,戲劇家、文學家創作的就是歷史大背景下可能發生的故事。”
《孝莊秘史》多爾袞與順治帝 正因為這些手法,《孝莊秘史》既有歷史的嚴謹感,又有與歷史共同沉浮、曲折動人的悲劇愛情故事,所以取得了成功。 《孝莊秘史》的選角也一直被人津津樂道。當時尤小剛堅持國內女星只有寧靜能出演大玉兒一角。這個角色既有蒙古族姑娘的美麗野性,又要從十幾歲演到中年,兼具少女靈動與成熟沉穩,對演員要求極高。為此尤小剛專門等了寧靜一年才開拍。
《孝莊秘史》大玉兒 當時的馬景濤還未有“咆哮帝”的名號,但演戲時不加控制的狂放也的確存在。但尤小剛認為多爾袞身上需要有游牧民族的彪悍、熱情、勇敢,同時也有莽撞、暴躁。馬景濤濃烈的情緒力量加以控制,再加上外形高大、英氣逼人,正好合適。
尤小剛與馬景濤 尤小剛還記得,當時《孝莊秘史》在湖南經視播出,邀請演員、導演等主創去長沙宣傳,地點在一個廣場。結果來的觀眾越來越多,最開始說有三萬,最后增長到十萬,觀眾們從岳陽、衡陽、湘潭各地紛紛趕來,最后公安為了防止踩踏事故,取消了主創會面。 他表示,那時才知道,這個戲是由衷地被觀眾喜歡了。 由“前清秘史”的拍攝者變成“記錄者” 《孝莊秘史》不僅開創了秘史劇類型,也對后面的諸多古裝劇有所影響。 在該劇出現前,內地歷史劇、清宮劇喜以黑、黃、灰的深沉色調表現。而《孝莊秘史》當時用了一批港臺造型師,采用了豐富多彩的服裝造型風格,滿足現代人對那個時代的審美需求。這點也被后面的許多清宮戲沿用。 而該劇在描寫歷史人物時的人文態度,將女性命運納入皇權浮沉的設置,也成為之后諸多宮廷劇的常見手段,甚至是許多大女主戲的模板。
《孝莊秘史》大玉兒 但尤小剛并沒有繼續走“女主戲”的路線,《孝莊秘史》反倒激起了他對“前清”這段歷史的興趣。之后,他開始了系統的秘史劇創作,相繼推出了《皇太子秘史》(2004年)、《太祖秘史》(2005年)、《康熙秘史》(2006年)等三部電視劇,合稱“前清秘史劇”系列。 《皇太子秘史》以康熙朝廢太子胤礽的故事為主線;《太祖秘史》講述清太祖努爾哈赤大情大性的一生;《康熙秘史》關注少年康熙成長為一代帝王的過程。
尤小剛說,之所以選擇“前清”這個時間段,是因為系統了解歷史后,發現清朝在入主中原之初,整體上是一個奮發的政權。從封建文化角度講,這段歷史是將社會進行了發展和推進的,具有可書寫的價值。 “所以秘史劇是應運而生的。在合適的時候、合適的故事基礎上,認識了歷史,并找到了表現歷史的方式,特別是找到了認識這些歷史人物的方式。” 尤小剛形容自己的秘史系列是“以史為基礎,以人為核心”。如《皇太子秘史》講述的是廢太子胤礽被兩立兩廢的人生故事,在這中間,他的四弟胤禛奪得了皇位,也就是雍正帝。所以《皇太子秘史》講述的其實是之后被諸多清宮劇反復描寫的“九子奪嫡”事件。
但尤小剛卻選擇了胤礽這個人物作為主視角,頗為冷門。 他說,因為《皇太子秘史》的主題是康熙立嗣的悲劇。胤礽曾是康熙最喜愛的兒子,在嬰兒時期就被立為太子,但他沒想到這帶給了他一生中最大的惡運。他長久地成為兄弟們的第一攻擊對象,繼而暴露、放大出各種缺點。 所以選擇胤礽更能揭示封建皇權的殘酷,它會把一切的親情都給扼殺掉。
《皇太子秘史》胤礽 尤小剛的秘史劇一直帶有這種頗為浪漫主義的悲劇色彩,文學性濃厚。比如每部戲都以人物獨白開場,寥寥數語概括人物一生悲喜,動情動容。對待一些大眾印象中負面形象的歷史人物,又有著自己的解讀和包容。 但這種風格也容易招致不解與斗爭。 在《康熙秘史》播出時,曾有歷史學家發文章說該劇公然替鰲拜翻案,尤小剛當時也進行了反擊。他表示種種史料記載,康熙對鰲拜有許多內疚,對他的后代進行了諸多加封,這表明鰲拜并不是那么窮兇極惡。他的戲只是以人性、真實的方式描寫了小皇帝與鰲拜的關系。
《康熙秘史》鰲拜 以豐富史料佐證,是尤小剛的秘史系列一直遵循的創作思路。“前清秘史劇”結束后,他又相繼推出了《楊貴妃秘史》(2010年)與《西施秘史》(2012年)。 在創作《楊貴妃秘史》時,尤小剛發現,幾乎沒有史料記載楊貴妃本人飛揚跋扈、劣跡斑斑,她所有的“罪行”其實都是唐明皇對她無比寵愛、驕奢淫逸。于是他便把楊貴妃定位為一個“沒有選擇、渴望普通”的無奈女性。 包括《西施秘史》,他也著重放大那個時代女性的悲慘命運。尤小剛表示,他的作品都是帶有同情女性的色彩的,這源于他認為,封建王權之下,女性是首當其沖的制度受害者。
甚至回溯到最早期的《巾幗悲歌》,也是一個女性被封建制度葬送的故事。從一開始接觸古裝劇就深入了解了女性悲劇,這種情懷也被尤小剛一直延續了下來。 另外,出于對“前清”歷史的熱情,“前清秘史劇”之后,尤小剛又和社會學家李亞平一起,做了一部歷史紀錄片《前清秘史》(2008年)。紀錄片描寫了從明朝萬歷年間至雍正時期的時間跨度,開辟了一種新的敘事樣式,大量采用“前清秘史劇”系列的素材加上新拍攝的素材,以情境再現形式揭秘歷史。 該片史料豐富,涉及152個歷史事件,254個歷史人物,將皇家正史、野史、民間傳說等綜合起來,盡可能探究那個時代的本來面目。
《前清秘史》也取得了成功,當時在北京電視臺的電視劇時段播出,收視率卻遠超之前的大多電視劇。其對歷史講說精彩、有分析、有論證、有批判,所以口碑評價頗高,多次獲得國際紀錄片大獎。 轉向《紅樓夢》的歷史密碼寶藏 尤小剛對歷史的探究興趣一直未有減退。有一年在去莫斯科的路上,他無意中看到了劉心武的《紅樓夢》系列書籍及講座,發現劉心武揭秘的《紅樓夢》的歷史背景,和自己之前創作的秘史劇是有關聯的。 尤小剛相信,《紅樓夢》故事的真實背景在清乾隆年間,而四大家族的覆滅是因為牽扯了當時的一樁政治奪權事件“弘晳逆案”。而弘晳正是尤小剛之前的作品《皇太子秘史》中的主角胤礽的兒子。 尤小剛覺得一切都連起來了,這個發現再次燃起了他對清代秘史的創作興趣。他寫信給劉心武表達了意向,劉心武爽快地將自己所有的《紅樓夢》研究資料授權給他。于是尤小剛再度查閱了大量《紅樓夢》的研究書籍、原稿、野史等,其中還包括流落到東京與彼得堡的《石頭記》原稿,創作了《乾隆秘史》(又名《紅樓夢秘史》)。 《乾隆秘史》以“弘晳逆案”為主線,集中展現了政治斗爭的波譎云詭與顯赫家族覆滅的悲劇。在劇中,觀眾可以看到《紅樓夢》中諸多人物的“原型”,以及他們與皇權斗爭之間的復雜關系,相當于將《紅樓夢》中那些不可說的、隱藏至深的故事明面化了。
“《紅樓夢》到底講的什么?怎么產生的?這些人物的生活原型都是誰?歷史事件都是什么?我對能夠通過這本書去發現歷史、認識歷史感興趣。” “《紅樓夢》里有封建王朝的歷史密碼,我想把產生《紅樓夢》的歷史建構出來。” 尤小剛認為《乾隆秘史》對自己的秘史劇創作意義不菲,是一部升華版作品。它一點都不亞于“前清秘史劇”系列,甚至是站在一個比它們更深入、更高的角度進行的創新創作。 但可惜的是,《乾隆秘史》制作出來的2014年,熒屏正是《古劍奇譚》《武媚娘傳奇》等古偶劇的天下。玄幻劇與古裝大女主戲的泛濫導致了“限古令”的發布,電視臺有限的古裝劇指標更多拿去購買古偶,《乾隆秘史》直到2016年才選擇了愛奇藝網播。
尤小剛還是沒有放棄,他認為《乾隆秘史》解構了許多歷史密碼,沒有被大家認識到很可惜。在短視頻爆發性增長的當下,他又嗅到了一絲機會,計劃以短視頻的方式,包裝一個《驚天揭秘紅樓夢》的欄目,將該劇中的信息以歷史解密的方式推廣給大眾。 作為一名導演兼制片人、出品人,尤小剛未來也計劃向短視頻領域發力。他準備興建一個短視頻制作學院,培養包括商務策劃、客服推廣、音視頻、造型包裝等各方面的人才,讓短視頻成為未來IP孵化的最有效形式。 “形成劇本需要很長的時間,但可以提前把它的精彩段落、場景、人物關系拿出來,拍成短視頻。這樣在孵化過程中間,它也就培養了受眾群。”
尤小剛對這個形式充滿了熱情,認為這是5G時代到來后,影視劇在融媒體發生重大變化后的一種新銳嘗試。 同時,雖然對《乾隆秘史》的小眾抱有遺憾,但他認為近兩年現實主義、深度題材也在回歸。明年或者后年,市場總歸是需要一部好的秘史劇的,他也已經開始了新的秘史劇籌備工作。 秘史劇自誕生以來,幾乎算是尤小剛“獨領風騷”,之后的諸多帶有“秘史”頭銜的劇作,更多還是戲說劇、大女主言情劇的本質。而尤小剛的秘史劇在歷史的字里行間尋求邏輯嚴密的“真相”,剖析人性和情感,所以同時帶有男人戲和女人戲的共通特征,這大概也是尤小剛“秘史”招牌一直屹立不倒的原因。 我們有理由期待,下一部秘史劇,尤小剛會將探索目光放在哪一個時間階段,為我們呈現怎樣的一段歷史風云?!疚?薛牧,來源/影視獨舌】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