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老師周發猛”系列報道之二
導語:9月7日,“中國聲樂走基層.歌聲唱響中國夢——大明宮建材家居之夜·周發猛情系故鄉大型公益演唱會 ”將在西安交通大學思源學生活動中心舉行。在這個中秋節的前一天、教師節來臨之際,周發猛將和他的學生們一起感恩故鄉,為家鄉父老帶來一場藝術盛宴。
中國傳媒聯盟 據 科教網 訊 人物檔案:王淖木汗,蒙古族人,32歲,長期在餐廳駐唱的職業歌手。首屆《英國皇家國際音樂比賽》通俗組冠軍,第三屆《亞洲青年歌唱家大賽》流行組季軍。 王淖木汗是周發猛的另一位少數民族學生,來自內蒙古科爾沁草原。王淖木汗的聲音非常好聽,言談間卻有一絲淡淡的令人難以察覺的憂傷。很早就四處流浪唱歌的他,遇到周發猛老師后開始找到自己音樂的方向。
樂善好施、工作狂、好交友,用在他身上都不為過 科教網:你最初是怎么認識周發猛老師的? 王淖木汗:挺偶然的一次機會。去年我去北京參加一個比賽,從一位朋友那里聽說了周老師。我慕名拜訪,和他聊了很多。周老師幫我制訂了一個對未來的規劃,對我挺有幫助的。去年9月份我就進入到周發猛老師擔任院長的現代管理大學音樂舞蹈學院學習。我現在畢竟成家了,只能每個月去北京上幾天課。 科教網:在你的心中周發猛老師是一個怎樣的人?比如樂善好施、工作狂、好交友,請闡述一下。 王淖木汗:我感覺他能占得上。通過我的了解我覺得這些詞用在他身上都不為過。老師非常熱心自己的事業,對學生也很愛護。周老師還非常細心,就說我自己吧,我沒有對老師過多說過自己的情況,交流中帶出來的信息周老師就會記下。知道你怎樣生存、工作,能夠理解你的不容易。我32歲,這樣流浪打拼,周老師會在很多方面照顧我。我這些年一直在唱歌,大多時候在餐廳駐唱,唱一首歌賺二十幾塊錢。認識周老師后,他不光在聲樂方面給我們指導,也為我的發展出謀劃策。周老師說希望我以后也能當一名老師,這樣我的生活就能逐漸穩定下來,他還建議我去北京發展。我拖拉著一個小家,老婆孩子都在山東德州,不能說走就走。沒有聽老師的話,希望他不要生氣。 科教網:你最喜歡聽周老師唱的哪一首歌? 王淖木汗:周老師的陜北民歌唱得特別棒,也許因為我是蒙古人的緣故吧,我更喜歡周老師唱的《呼倫貝爾大草原》,他的演唱讓我非常感動,我說老師你唱的那么好你對草原的那種感情我作為蒙古人自愧不如。 他帶著我們這些年輕人往前走非常不容易 科教網:在你的音樂道路上,周發猛老師對有著怎樣的幫助? 王淖木汗:在德州我已經生活了七八年了。也是在這里遇到了我的妻子結束了四處流浪的生涯。我在德州一個景區餐廳駐場,感覺自己原地踏步了很多年,參加比賽過程中越發覺得自己不能這樣下去了。認識周老師后,我把很多希望寄托在他這里,在他的教導下我一點點學習、提高,也開始有了更多機會,生存狀態漸漸好了。周老師非常睿智、有想法。如果我照著老師說那樣去發展應該會更好。 科教網:在你的印象中,周發猛老師讓你最難忘的一件事是什么? 王淖木汗:我雖然和周老師認識不到一年,但是很多事挺難忘的。前段時間我隨老師去內蒙古包頭做公益巡講巡演,在蒙古包里吃飯的時候,周老師喝了一點酒,說著說著潸然淚下,在我的印象中,周老師是一個硬漢,但是沒有想到那天他的眼淚沒有止住,那一刻對我觸動很大。這些年來,他拉著我們這些熱愛音樂的年輕人往前走非常不容易,我真的很欽佩他。 科教網:這次和周老師同臺、在周老師的家鄉唱響周發猛師生公益演唱會,你準備的歌曲是什么? 王淖木汗:我準備的是《故鄉的云》,今年9月我將平生第一次來到陜西西安,來到我的老師的故鄉,我想代表我的老師唱這首歌,表達他對故鄉的思念。 科教網:有什么要對你的老師和觀眾說的? 王淖木汗:我希望我的老師能幸福,希望有更多的人幫助他、希望更多的人參與到“中國聲樂走基層”中來。我希望通過這次演唱會讓更多的人零距離感受聲樂藝術之美、希望更多人喜歡我的老師的歌聲。 科教網:“中國聲樂走基層 歌聲唱響中國夢”周發猛老師將帶著你們走遍祖國每一個地方,走到田間地頭、走進學校、走進工廠去演唱。在你看來,這樣的演出形式對于普及民族音樂,將起到怎樣的作用? 王淖木汗:這是一種正能量、是公益的魅力。我的老師帶了一個好頭,讓更多的老百姓零距離感受我們自己民族聲樂的魅力。并且他們沒有任何的負擔,不必為高昂的票價擔心。 科教網記者 張慈真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