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剛結束,選大學成為了考生眼下最重要的事兒。針對目前中國哪些地區的高等教育綜合實力最強、高校最具競爭力等問題,網上出現五花八門的排名。這些榜單評選的標準大不相同,參考價值也無法估計。 近日,極志愿基于2600多所學校,考量往年錄取人數、錄取分數線、重點學科、該校十年薪酬數據等多個維度,生成大學排名榜單。不同于傳統的分數線排行榜,這個榜單更為實用。其對應高校數量多、地域廣,涵蓋辦學層次區分、錄取難度分析、大學PK等功能。不同省份和分數段的考生都可以參考。
2019年全國大學招生競爭力排行榜,是在某一時空背景下,計算不同院校招生競爭力或對考生(家長)的吸引力而形成的榜單。其評判標準分別是:教育教學質量、辦學層次、高層次人才、學科專業、科研基地、高端科研成果、科研項目、社會聲譽和國際影響等9大核心評價指標。 此榜單涵蓋全國2600多所大學。這些大學的數據,來自教育部和全國各省教育考試院權威發布的數據。內容包括大學往年最低錄取分、錄取最低排名、招生人數、大學性質、大學詳情等。通過大數據技術進行整合,生成大學排名的參考基礎。
在新高考、大類招生等新政的影響下,全國文理科院校的排名情況也有些許變動。通過榜單表格我們可以看出,變化幅度并不大。雙一流、211或985院校依然是最具競爭力的目標。
從各省份榜單表格可以看出,2019中國各地區大學綜合競爭力排行榜中,北京市高校的綜合實力最強,雄居全國各地區首位。江蘇,上海,湖北,廣東、湖南等地排位靠前。
往年大學競爭力排行榜范圍都是以省為單位的。由于各省份考試題目、考生人數、錄取分數線都不同,缺乏統一的衡量標準,專業的跨省排名類榜單很少。 一些智能志愿填報平臺標準化各省高考分數,使得任意學校在不同省份的招生分數具有可比性。通過人工智能技術(統計建模和模擬仿真手段),計算招生人數對錄取分數線、錄取平均分等指標的影響,得到不同學校的錄取考生的成績分布。根據各省的考生人數和招生計劃,計算平均錄取難度,得出學校在該省的競爭力。最后綜合評判,對目標這些大學進行排名。 以高考志愿填報工具極志愿為例,該平臺2019年大學競爭力排行榜除了各省份區分,還有本科專科、985/211、是否雙一流、文理科等板塊。其他小范圍的排名都是以全國大學榜單為基礎。在微信小程序上即能多角度查詢。
值得一提的是,在極志愿大學競爭力排名榜單上,考生輸入自己的分數,所在省份,進入大學詳情頁。系統就會幫助用戶全方面分析這所大學。首先會預測今年的分數線,給出填報風險建議。接著校園介紹、重點學科、特色專業、往年錄取情況、該校十年薪酬數據都會一一展現。這樣的榜單就不再是一個簡單的排名,其參考角度更多元。 極志愿學校錄取概率計算是在極志愿大學(院校)招生競爭力模型基礎上,考慮最新年度的招生計劃,從而對考生與大學進行最優匹配的仿真試驗。經過超過一千億次的仿真匹配試驗,得到各個大學的錄取分數線的分布情況,從而推導出在某一分位下的學校錄取概率。 2019年高考志愿填報已進入倒計時,參考高校排行榜的同時,還需要對比專業、地域、個人興趣、未來發展規劃等因素。在充分理解高考新政、保證錄取幾率的情況下,填個好志愿將更有保障。 (責任編輯:海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