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媒聯盟 訊:秋收后的內蒙古圖牧吉農牧場10余萬畝玉米秸稈無一焚燒,其中的近二分之一被捆成捆,變身為滾滾財源。
內蒙古圖牧吉農牧場是內蒙古圖牧吉戒毒所的下屬企業,是為便于管理場所的社會職能而注冊的農牧場,負責全所的農牧業生產經營工作。多年來,圖牧吉農牧場為保護生態環境,保護土地資源,促進土壤營養成分改善,確保土地高效循環利用一直在探索秸稈的處理辦法。同時也在考慮每年2萬余噸秸稈資源的有效利用。 2012年,場所投入200余萬元資金建成顆粒飼料廠,2013年開始回收加工玉米秸稈,2014年又投入100余萬元購買了進口的聚攏機和圓捆打包機,還引進個人的秸稈回收機械同時作業,大大提高了秸稈回收效率。目前,全所已打包玉米秸稈2000余噸,到年底預計可打包秸稈8000余噸,可回收40000余畝地的秸稈。 以往被一把火燒掉的廢材變身為每噸300元的財富。通過加工后,產生的價值會更高,一方面可供應全所2萬頭(只)的羊、馬、牛、驢食用,產能富足還可以作為燃料,熱能相當于普通媒的發熱量,既節能又環保。沒有打捆的玉米地,秋翻秸稈還田近2萬畝,其余的用于牲畜遛茬采食,玉米秸稈的有效利用打破瓶頸的同時,帶來了的不僅是財富,還有圖牧吉農牧場藍藍的天、純凈的空氣和圖牧吉人為環境保護做出貢獻的自豪!(黃友恭 朱衛東 莊金松 李春 報道)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