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傳媒聯盟 據 西部新聞網訊(總監文峰 記者羅平 王健)3月2日8點30分,“彭”隨著鑼鼓一聲響,戶縣王守村舉辦的乙未年迎城隍民俗盛典開始了,等候已久的民眾們興高采烈,這項每年都會在戶縣北鄉舉辦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已久,我們這里把接城隍叫‘接爺’。”王守村民樂會秘書長郭堡校說,“這是流傳在戶縣4個鎮、19個自然村中間的重大民俗活動,每年在正月十二前后舉行。雖然說每年都接爺,但對我們這些村子來說,19年才能輪到一次,所以全村的1200多名村民都參與到這次盛典中。”村民們將其看作是過年期間的一件盛事。戶縣王守村戲樓上舉辦“迎城隍”祈福盛典。關中民間相傳城隍爺紀信是陜西戶縣王守村人,他是楚漢之爭時保護劉邦有功的著名將領。公元前204年,紀信在滎陽城被圍時假扮劉邦的模樣而讓劉邦逃脫,自己因此被俘,后被項羽處死,是一位忠烈。紀信就是紀家莊人,劉邦給紀信守靈,從此改名叫王守村,所以此次是讓城隍爺榮歸故里。”。記者從村民口中得知,為了迎接城隍爺回鄉,早在年前村里就開始了準備工作。許多人自告奮勇加入迎祭隊伍,白天在外干活,晚上回村后到廣場練習,每天晚上鑼鼓隊、秧歌隊、舞蹈隊各占一個角落排練,村民們提前就感受到了過年的氣氛,熱鬧得很。19年輪一回,城隍爺終于回家了,村民們都興高采烈的,覺得非常驕傲。 ![]()
現場看到,“接爺”的隊伍由神職隊和民間藝術表演隊組成。神職隊圍繞城隍夫婦神轎,武官相護,文官、掬香誦經隊伍相隨其后。迎祭隊伍融合了現代元素,在“城隍爺”和“城隍婆”轎旁護衛的武官乘的是敞篷跑車。王守村的藝術表演隊包括彩車、展板、秧歌隊、扇子舞、旱船隊、鑼鼓隊旱船隊、小精靈舞蹈隊等。 ![]() ![]()
戶縣王守村在郿塢嶺上,它是由董卓修建而成。迎祭城隍有三個城隍社,其中渭河南岸一帶十九村為大,奉紀信為城隍。村子發展越來越好了,村民們也都很勤奮,可以用王守村著名書法家劉志德先生所書寫的“中國夢”詮釋村民們人人心懷中國夢。來自咸陽的著名歌手鄭紅,呂桂珍美妙的歌聲將現場一次次帶向高潮。 ![]()
出生畫鄉戶縣王守村著名書法家劉志德先生告訴記者,如今這項活動的迷信色彩淡化了很多,傳承下來的更多是一種習俗。”所以現在村里鄉親都很積極,除了鬧新年的傳統外,更因為這個活動辦得好與壞已成為各村之間經濟實力、精神文化的比拼。 中午12時左右,接城隍的隊伍抵達鑿齒村,在廣場上,兩村村民進行了兩個多小時的交接儀式。下午4時,城隍爺被接回王守村。 ![]() 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王智說,戶縣北部19個村接城隍民俗活動,歷史悠久,這種盛大的接城隍的儀式有很高的民俗文化價值。2014年,迎城隍活動已被公布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今年的接城隍也呈現出新亮點,以往接城隍在各村都以男子為主,隨著青壯年勞動力都去城里打工,我們看到,現在婦女、兒童逐漸成為接城隍隊伍的主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