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落坡鎮中心學校文化理念
校 訓:為幸福人生奠基
師 訓:愛與責任
學 訓:知識成就未來
校 風:明德厚學,務實創新
教 風:敬業愛生,博學善教
學 風:勵志篤行,好學善思
領導作風:求是創新,廉政高效
學校精神:求實、創新、進取、超越
辦學目標:做人民滿意教師
育人民滿意學生
辦人民滿意教育
辦學理念:面向全體,全面發展
改革創新,提高質量
自主自信,體驗成功
治 校 方 略:依法治校、民主理校、質量立校
(辦學體制) 科研興校、文化活校、特色強校
管 理 理 念:安穩是前提,質量是中心
(治校理念) 師資是關鍵,管理是保障 管理就是服務,管理就是激勵
管理出效益,管理應該管行為 態度決定成敗,態度體現智慧
細節成就完美,細節歷練能力
優化選拔機制:德才兼備、公平擇優
選聘任用、能進能出
優化決策機制:集體領導、民主集中 個別醞釀、會議決定 (民主管理、集體決策)
目標性、全面性、重點性、針對性 優化運行機制:任務目標—階段檢查—反饋指導—考核評價 發現問題—對策方案—匯報研討—解決問題 制定預案—掌握預案—運行預案
中國傳媒聯盟 據 中華發展報道網 訊:
水落坡鎮位于陽信縣東部,小開河、濱陽路橫穿全境,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水利條件便利,人杰地靈。全鎮有2處初級中學,1處中心小學,10處學區小學,11處幼兒園,在校學生和幼兒5700余人,在崗教職工300余人。近幾年來,水落坡鎮中心學校一班人帶領全鎮廣大教職工扎實工作,努力創新,連續五年在全縣教育工作綜合督導評估中位居第二或第三名,教育工作在總體上走在了全縣前列。
投入篇
科學規劃、加大投入,學校面貌煥然一新
水落坡鎮中心學校充分利用政策、積極爭取上級支持,近三年投入近100萬元改擴建學區幼兒園5處,總投資600萬元的鎮中心幼兒園教學樓已接近尾聲,生活在水落坡的農村孩子隨著辦園水平的提高也將享受到城市化的幼兒教育。
為解決水落坡鎮中學和中心小學的硬化、美化問題,今年春季投資90萬元完成了對學校新教學樓前后、學校主路兩側實施了硬化、綠化、美化工程,學校面目煥然一新,有效解決了晴天塵土飛揚,雨天走廊泥塘的窘狀。
水落坡鎮由原來的水落坡鄉和雷家鄉合并而來,原雷家片教育投入明顯不足,特別是雷家小學校舍陳舊、雷家中學校舍嚴重不足。鎮中心學??茖W謀劃、積極爭取,現已確定將兩處學校合并為九年一貫制,投資880萬元新建雷家學校,項目已完成立項,不日將招標開工。項目完工后將大大提升雷家片的辦學水平,大大改善孩子們的學習環境。
隊伍篇
創新思路、科學引領,教師素質大大提升
在鞏固“師德建設年”活動成效的基礎上,鎮中心學校在全鎮中小學校、幼兒園廣泛開展以“反四風,塑形象;優行風,鑄師魂”為主題的“師德建設提高年”活動,進一步強化師德教育、弘揚高尚師德,規范從教行為,以高尚的師德帶動教風、促進學風、轉變作風、優化行風,進一步樹立良好的教育形象。
組織全鎮教師參加省中小學教師暑期全員遠程研修,積極開展校本培訓工作;充分發揮名師、骨干引領、輻射作用,通過“名師帶徒、骨干帶教”“教師技能大賽”等形式,不斷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和專業水平。
質量篇
改革創新、科研興教,教育質量連年攀高
組織開展中華經典詩詞誦讀、感恩教育等活動,立德樹人的任務得到進一步落實。組織素質教育開放周活動,多次為全縣提供觀摩現場或做典型經驗介紹。在市縣教研活動中強化爭名升位意識,教研活動成績豐碩。近5年來,共獲省市縣優質課110余節,市縣級教學能手、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首席名師28人,在各級各類刊物發表文章30余篇。積極開展課題研究,6項通過了省、市級課題鑒定,2項通過了市級課題鑒定,另有40余項課題通過縣級鑒定。
特色篇
內涵提升、文化引領,學校特色亮點紛呈
立足“內涵提升,質量提高,整體推進,特色突破”的教育發展思路。加強學校特色建設、校園文化建設,引導學校內涵發展,不斷提升辦學品位。各學校深入挖掘優勢項目,積極打造文化品牌,構建起了富有各校特色的素質教育模式,鎮中心小學的“全人教育”模式、雷家中學的“刻紙及手工制作”研究、長莊小學的國學經典和愛國主義教育模式、王馬小學的民族戲曲傳唱、皮店小學的器樂才藝培養、雷家小學的骨干教師培養、大孫小學的“書香校園”建設等,全鎮初步形成了“一校一品牌,校校有特色”的良好局面。
水落坡鎮中心學校先后獲得了“中國新教育宣傳工作先進單位”、“山東省語言文字規范化學校”、“濱州市規范化學校”、“濱州市教學示范校”、“濱州市德育工作示范校”、“濱州市實驗室管理及教學示范校”、“濱州市交通安全示范校”、濱州市學前教育工作先進單位”、“濱州市教育教學服務工作先進單位”、“濱州市教育工會工作先進單位”、“陽信縣教育工作先進單位”等50多項榮譽稱號。 水落坡鎮的教育已邁入和諧快速發展的軌道,我們堅信,有團結、務實、創新的水落坡鎮中心學校一班人科學引領,有全鎮教師扎實的工作,水落坡鎮教育的明天會更好!(記者 王洪德 通訊員 閆金龍 聶花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