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平村發展狀況 ![]() 香港街商業廣場 ![]() 天平村村民老有所樂 ![]() 蘇州市委副書記陳振一視察天平村新農村建設工作 木瀆鎮天平村地處蘇州城西著名風景旅游勝地靈巖山、天平山山麓,2003年11月由原新華村、天靈村、天平村三村合并而成,所轄面積5平方公里。 近年來,木瀆鎮天平村以新農村建設20字方針為目標,加快經濟發展,富民惠民,改善人居環境,促進了全村各項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先后獲得了江蘇省文明村、江蘇省生態村、江蘇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范村、蘇州市文明村、蘇州市科學發展十佳村、蘇州市村級經濟發展標兵村、蘇州市新型集體經濟十強村、蘇州市先鋒村等榮譽稱號。 因地制宜,富民強村 天平村因地制宜,整合優質資源,巧抓機遇,成立股份合作社,將集體經濟做大做強,為富民強村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太平村黨委書記俞劍英向記者介紹,天平村由原新華村、天靈村、天平村三村合并而成,但合并之后的經濟依然是獨立的。合并之后,統籌全局,因地制宜,根據三個片區的實際情況打造了三大商圈,新華片區立足金山路商圈,大力發展商貿服務業,規劃建設了13.4萬平方米的商業載體;天靈片區利用香港街商圈優勢,發展餐飲娛樂,規劃建設了9.2萬平方米的商業載體;天平片區依托靈天線山地風景資源,發展度假休閑和文化產業,規劃建設了4.5萬平方米的商業載體。 2004年,天平村先后建立新華、天靈、天平三家社區資產股份合作社,將全村1.6億 的凈資產全部量化到4300個村民,平均每個村民享受37209元福利股。2006年,天平村抓住上級黨委、政府鼓勵組建農民投資性股份合作社、開發物業富民項目的政策機遇,加快深化農村合作改革,先后成立了新華、天靈、天平山三家物業股份合作社。目前,全村共入股1.36億,入股村民4600人,入股率86%。 俞劍英對記者說:“加上拆遷居民的惠民股權,現在天平村的村民手握三份股權證——資產股權、投資股權和惠民股權,每年分紅達5—6萬元/戶,一家人再賺點工資,出租點房屋,老百姓的生活是比較寬裕的。” 民生為本,造福百姓 天平村始終把提升民生福祉作為村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經濟不斷發展的基礎上,天平村的民生項目也不斷完善。 據俞劍英介紹,近年來,天平村以民生為本,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社會事業建設。2013年投入644萬元為每戶村民提供水、電、氣及老年人尊老金等各類補貼。2014年,投入200萬元左右對每家每戶進行糧油、大米發放。對全村困難戶開展幫扶救助工作,兩委班子結對24戶困難家庭,村慈善基金會發放救助款70余萬元。 目前,天平村的養老保險、大病醫療保險、農保轉社保已經實現全覆蓋。俞劍英告訴記者:“大病醫療已經實現100%由集體出資,村民的基本生活有了切實的保障。” 同時,天平村升級改造三級便民服務室,方便群眾辦事,做到“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并建設多功能居家養老院,關愛老年人生活,設置評彈書場,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此外,天平村突出服務中心職能作用,對群眾的來電、來訪和審批事項,實行“一站式服務”。并建立全村家庭手機信息平臺和QQ群,村民可以通過這些服務平臺向民政、社保、計生等條線在線提問,了解相關政策,為村民的便捷生活提供了可靠保障。 固本強基,持續發展 在股份合作社發展的過程中,天平村不斷探索、建立并完善物業股份合作社民主管理新機制,為實現合作社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合作社經濟發展的推動下,天平村有限的空間、載體、資金逐步實現了優化配置,經濟增長模式實現了轉型升級。 2006年以來,天平村致力于農民投資性的物業股份經濟發展,科學規劃了一期奧瑪爾國際時代廣場、香港街商業廣場和范家場商業廣場三只富民項目,總建筑面積9.5萬平方米,總投資1.33億元,實現年租金收入2300萬元。 在一期項目取得成功后,又規劃建設了二期富民項目--新華商業廣場、芭提雅休閑娛樂廣場、姑蘇文化印象村,總投資4億元,總建筑面積17.6萬平方米。 據俞劍英介紹,二期項目建設投產后,天平村村物業項目收益預計將達到8600萬元,三產用房面積超27萬平方米,到2015年村級總收益將超億元。 隨著運行機制走向成熟,天平村資產股份合作社、物業股份合作社的分紅水平在不斷提高,天平村的各項社會事業也在不斷完善,天平村富民惠民新農村的特質也日益突顯。 (責任編輯:夢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