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下午,2019中國安全及應急技術裝備博覽會(以下簡稱博覽會)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發布會圍繞今年10月25-27日將在徐州舉辦的博覽會進行,會議邀請到工業和信息化部、應急管理部、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江蘇省應急管理廳、徐州市人民政府、徐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相關領導及負責人介紹博覽會的背景情況、整體設計、預期效果、活動亮點和具體信息等,并就博覽會回答記者提問。 工業和信息化部安全生產司巡視員于立志,應急管理部安全生產綜合協調司巡視員韓泓,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李鋒,徐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趙興友、辦公室副主任黃立超,徐州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常務副主任于帆等出席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應急管理部有關司局,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應急管理廳有關處室負責人也親臨現場。各類媒體代表70余人參加。 ![]() 發布會由黃立超主持。首先,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李鋒結合安全產業部省共建合作,對江蘇省安全與應急產業發展的整體情況作了介紹。李鋒說,2018年工信部、原國家安全監管總局、江蘇省人民政府簽署《關于推進安全產業加快發展的共建合作協議》。三方定期會商,共同推進合作,成果豐碩。安全產業產值和經濟效益均出現增長。江蘇目前已形成以徐州高新區為代表的,包括常州溧陽、南通如東、鎮江在內的產業集群。此外,江蘇作為展會平臺的影響力進一步增強,人才隊伍建設也取得進展。舉辦2019中國安全及應急技術裝備博覽會正是落實省部共建協議精神,推進先進安全與應急裝備示范應用的重要舉措。講話最后,李鋒副廳長說,希望通過這次規模大、代表性強的博覽會,進一步提升安全與應急產業的影響力,促進產研、產需對接,完善產業發展鏈條。 ![]() 隨后,徐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趙興友介紹博覽會的主要情況。趙興友首先介紹了博覽會舉辦地徐州的產業發展背景。他說,徐州作為國務院批復的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近十年來,依托徐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大力發展安全與應急產業,形成了大規模的安全與應急產業集聚,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安全谷”,很好地發揮了全國首家國家安全產業示范園區示范、引領、帶動作用。 ![]() 隨后,趙興友副市長公布了博覽會的部分具體信息。他說,本屆博覽會的主題是“匯聚產業精彩,賦能安全應急”。博覽會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應急管理部和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同指導,江蘇省工信廳、應急管理廳和徐州市人民政府主辦,徐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徐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徐州市應急管理局承辦。博覽會由“一會一展六論壇”和多個展演活動組成,邀請會議代表1000余人,參展企業200余家,展覽面積約40000平方米,專業觀眾約30000人,是安全及應急產業領域規模空前的一次盛會。 關于博覽會亮點。趙興友認為有四點。一是精心籌劃開幕式及全體大會。開幕式及全體大會約2個小時,圍繞“匯聚產業精彩,賦能安全應急”這一主題,邀請工業和信息化部、應急管理部、江蘇省人民政府領導致辭,并邀請1名行業專家、2家行業優秀代表發言。期間,還將舉行中國安全產業發展白皮書(2019)發布儀式。二是精心篩選產業內具有影響力及帶動性的企業參展,展覽具有規模大、參展企業代表性強、展品種類豐富、技術含量高等特點。目前,已匯聚十余家央企、幾十家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多項新產品和新技術將在博覽會首次亮相,室內、室外展區各具特點,亮點紛呈。三是精心謀劃了包括“危險化學品安全”“礦山安全”“消防安全”“智慧安全城市”“應急安全技術裝備”“金融助力安全應急科技”6場專題論壇,邀請行業專家、國際組織和企業代表進行專題演講,業內最新成果和觀點都將集中呈現。四是博覽會期間將組織安全與應急裝備演示、科技成果轉化簽約儀式、裝備采購簽約儀式等活動。供需對接讓博覽會更加豐富、更具實際意義。 隨后,發布會進入記者提問環節。 徐州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常務副主任于帆,徐工集團黨委副書記、副總裁李鎖云,徐州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黃立超,分別就徐州的安全與應急產業布局和發展成果,企業發展方向,和博覽會的具體形象回答了記者提問。 黃立超介紹博覽會主體形象時說,博覽會標志由英文Safety、Emergency及藍色地球組成。整體采用象征安全和高科技的深藍色作為主色調。文字代表安全應急,藍色地球是國際性的體現,表示安全應急與地球同步與世界發展同步。此外,黃立超副主任還介紹了博覽會會場和展覽場地的主要功能和會場效果圖。最后邀請現場各大媒體參加博覽會,并宣布發布會順利結束。 安全產業和應急產業是國家的戰略產業。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近年來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為安全和應急產業的發展提供強大的政策支撐。《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加快應急產業發展的意見》《安全生產“十三五”規劃》《關于加快安全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文件陸續發布。如今,我國安全產業與應急產業規模不斷壯大,應急產業體系基本形成,為防范和處置突發事件提供有力支撐,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維護國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中,《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首次明確提出了培育安全產業的要求。《國務院關于堅持科學發展 促進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的意見》把安全產業納入國家重點支持的戰略產業。《關于促進安全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將安全產業的定義和分類進行了詳細描述。《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展的意見》中提出,要加強安全基礎保障能力建設,引導企業集聚發展災害防治、預測預警、檢測監控、個體防護、應急處置、安全文化等技術、裝備和服務產業。《安全生產“十三五”規劃》中更是要求繼續開展安全產業示范園區創建,推動安全科技成果轉化。去年出臺的《關于加快安全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也提出了安全產業發展的總體要求、發展方向、重點任務、營造有利發展環境等內容。發展安全產業在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推動社會安全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有著重要作用。 目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為安全產業和應急產業發展提供了空間。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公眾安全意識的提高,社會各方對安全應急產品和服務的需求不斷增長。 徐州作為博覽會的舉辦地,發展安全與應急產業是徐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的重要內容。2010年,徐州國家安全科技產業園開始建設,并由徐州高新區、中國安全生產科技研究院、中國礦業大學等單位共同推進。2013年9月被工信部、原國家安監總局列為國家安全產業示范園區創建單位,2013年12月,被科技部批準為國家火炬安全技術與裝備特色產業基地,2016年8月被工信部、原國家安監總局批準為國家安全產業示范園區。多年來,徐州高新區將安全產業發展作為踐行新發展理念、營造新發展動能、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主要抓手,培育了創業板上市企業五洋科技、原國家安監總局“四個一批”重點企業華洋通信、三森科技等骨干企業,初步形成了涉及礦山安全、危化品安全、消防安全、居家安全和公共安全五大領域的產業集群;搭建了以國家重點實驗室、省級安全科技研發中心、企業工程技術中心相互補充的產業技術支撐體系;建設了集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為一體的產業發展承載體系。 據悉,徐州國家安全科技產業園在2016年8月被工信部、原國家安監總局批準為國家安全產業示范園區。如今涌現了以徐工集團為代表的眾多高端安全與應急裝備制造商。 在國家政策支持、地方產業聚集、新時代安全與應急產業市場需求快速增長的綜合背景下,圍繞工業和信息化部、應急管理部、財政部、科學技術部關于加強宣傳教育,組織召開裝備博覽會的要求,召開“2019中國安全及應急技術裝備博覽會”。通過會展集聚帶動產業集聚,推進產研對接、產需對接、產融對接,以切實滿足安全生產、應急救援和防災減災的工作需求,將安全和應急產業培育為經濟增長新動能,為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奠定基礎。 (責任編輯:海諾) |